夜坐读书

此生无耽嗜,独具爱书癖。

旁搜固未暇,乍见亦略识。

尘土苦见污,更苦官事逼。

纸灯既自剪,竹牖仍仆织。

山邑少文献,有亦何自觅。

随行五升瓻,一岁无滴沥。

向来长安市,阅之常竟夕。

怅然梦里去,莽莽云雨侧。

哦此谓寒螀,夜漏三十刻。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此生没有过分的爱好,唯独钟爱书籍。
虽然广泛搜集书籍尚且无暇,但偶尔见到也能大致辨识。
书籍被尘土弄脏让我心痛,公务催逼更是苦不堪言。
自己动手剪制纸灯照明,竹窗依旧编织梦想。
山区小城缺乏典籍,就算有也不知道从何处寻觅。
随身携带的五升酒壶,一年下来未曾沾唇。
过去在长安城中,常常整夜阅读。
醒来时心中惆怅,如同梦中迷茫于风雨之中。
吟咏此景,仿佛寒蝉鸣叫,夜晚已过半百刻。

注释

耽嗜:过分的爱好。
癖:特别的喜好。
旁搜:广泛搜集。
乍见:偶然见到。
苦见污:心痛被弄脏。
官事逼:公务催逼。
纸灯:手工纸灯。
竹牖:竹制窗户。
山邑:山区小城。
文献:典籍。
五升瓻:装酒的容器。
滴沥:饮酒。
长安市:古代都城长安。
竟夕:整夜。
怅然:惆怅。
莽莽:迷茫。
寒螀:寒蝉。
夜漏:夜间计时器。

鉴赏

这首宋诗《夜坐读书》是周文璞所作,诗人以个人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和执着。首句“此生无耽嗜,独具爱书癖”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深深痴迷,不同于一般的嗜好。接着,“旁搜固未暇,乍见亦略识”说明他虽然事务繁忙,但只要有时间,见到新书也会略加品读。

然而,生活的琐事和官场的压力使他无法全身心投入,“尘土苦见污,更苦官事逼”,暗示了现实环境的困扰。诗人通过“纸灯既自剪,竹牖仍仆织”形象地描绘出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亲手制作简陋的读书工具,显示出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坚持。

“山邑少文献,有亦何自觅”反映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匮乏,但他依然保持着寻找和阅读的热情。“随行五升瓻,一岁无滴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清贫生活,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享受阅读的乐趣。在长安市的繁华中,他常常彻夜阅读,沉浸其中。

最后两句“怅然梦里去,莽莽云雨侧”表达了诗人对书籍世界的向往,仿佛在梦中与书中世界紧密相连。而“哦此谓寒螀,夜漏三十刻”则以深夜寒蝉的鸣叫作为结束,寓言般地写出诗人读书直到深夜,直至夜深人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坚守的精神风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招魂

天孙召魂,鬼伯催促,千岁之渊不为谷。

巉岩既刊,松柏桓桓。曰惟君之魂,于兹考槃。

其永安君窆初成,余以归藏筮之,其兆盖如此也。

呜呼休哉。

形式: 古风

欧阳琴歌

呜呼个是文忠琴,呜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图书散失尽,留得七弦传子孙。

六言自书书在腹,古锦梅花留不得。

嗣孙贤者能忍贫,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巩原流水青溶溶。

三宗龙衮在帝左,曾把钧天赐与公。

再鼓似播清颍水,只将漱流肯洗耳。

曾苏两生招不来,自写新声付儿子。

尧囚山,舜放野,自兹以下不平苦。

与君所得妇女谤,此日一洗清万古。

小儒昔诵五季传,颇讶春秋体微变。

今来再听七弦琴,南薰遗制喜复见。

浮云流尽白日逃,何用广陵与离骚。

谱成只度欧家曲,秋声赋共庐山高。

形式: 古风

法华小隐

偃盖著地卧,清瑶傍渠走。

散入流觞台,转若珠曲九。

淙淙不知休,还赴石鲸口。

湾澴合巨涧,横桥傍蒲柳。

来看暮春馀,众绿浓似酒。

摩挲苏陈刻,愈觉岁月久。

寺僧爱光焰,捧送贵侯有。

至今星散居,各自开户牖。

自弃眠云身,谁缚钓月手。

夕阳令我归,为尔重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苦锥歌寄涧泉

我园秋果枝累累,缥青绀黄使相持,役夫牧人记注之。

所佳尚者惟苦锥,苦锥两株结蒙密。

追惟丈人语天出,遂欲供之作笾实。

他往返舍百无一,乃被猿狙打都毕。

摧藏睢盱以自佚,季冬初旬日协吉。

寒风急霰俱冽栗,自惭曩者信已失,作歌献焉效诙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