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行

大汉传世十二叶,祚移王莽繇居摄。

黎元愁苦盗贼生,次第诸刘兴宛叶。

一时并起实仓皇,国计人心多未拹。

新市将军惮伯升,遂令三辅重焚劫。

指挥百二归萧王,一统山河成帝业。

吁嗟帝王不可图,长安天子今东都。

隗王白帝何为乎,扶风马生真丈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大汉行》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西汉末年政权更迭的历史场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诗中开篇“大汉传世十二叶”,以“叶”比喻王朝的延续,形象地描述了汉朝历经十二代皇帝的传承。接着,“祚移王莽繇居摄”点明了政权转移至篡位者王莽手中,通过“居摄”这一非正常继位的方式,暗示了权力更替的不正当性。

“黎元愁苦盗贼生,次第诸刘兴宛叶”两句,描绘了百姓在王莽统治下的苦难生活,以及后来刘氏宗族在各地的复起,预示着新的希望与动荡。

“一时并起实仓皇,国计人心多未拹”则反映了当时局势的混乱与不稳定,国家政策与民众心理均处于不确定状态。

“新市将军惮伯升,遂令三辅重焚劫”提到新市将军伯升的崛起,他的行动导致了三辅地区的再次遭受战火的摧残,进一步凸显了乱世的残酷。

“指挥百二归萧王,一统山河成帝业”则转向了最终的胜利者——萧王(即光武帝刘秀),他统一了四分五裂的江山,建立了新的帝业。

最后,“吁嗟帝王不可图,长安天子今东都。隗王白帝何为乎,扶风马生真丈夫”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指出帝王之位不可轻易追求,同时也对扶风马生(可能指刘秀)作为真正的英雄给予了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汉末乱世的动荡与变迁,以及英雄人物的崛起,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秦皇行

秦肉六国啖神州,六国之士皆秦雠。

剑一发,亡荆轲,筑再举,诛渐离。

博浪沙中中副车,仓海神人无奈何。

自言王者定不死,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

陨石化,山鬼言,天意茫茫安可论。

扶苏未出监上郡,始皇不死雠人刃。

形式: 古风

墟里

昔有周大夫,愀然过墟里。

时序已三迁,沈忧念方始。

乃知臣子心,无可别离此。

自经板荡馀,一再见桃李。

春秋相代嬗,激疾不可止。

慨焉岁月去,人事亦转徙。

古制存练祥,变哀固其理。

送终有时既,长恨无穷已。

岂有西向身,未昧王裒旨。

眷言托风人,言尽愁不弭。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塞下曲(其一)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塞下曲(其二)

一从都尉生降去,夜夜魂随塞雁芦。

陛下宽仁多不杀,可能生入玉门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