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懒翁(其四)

莲蕊嫌风狼籍,稻苗得雨精神。

翻忆武夷九曲,去秋舣棹溪边。

形式: 六言诗

翻译

莲花的花蕊害怕风的凌乱,稻苗在雨中显得生机勃勃。
我回忆起去年秋天,在武夷山的九曲溪边停船游玩。

注释

莲蕊:莲花的花蕊。
嫌:厌恶,害怕。
风狼籍:形容风势猛烈,杂乱无章。
稻苗:稻田中的幼苗。
得雨:受到雨水滋润。
精神:生机,活力。
翻忆:回想,回忆起。
武夷九曲:武夷山的九曲溪,武夷山有九条弯曲的溪流。
去秋:去年秋天。
舣棹:停船靠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呈懒翁(其四)》。诗中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莲蕊嫌风狼籍,稻苗得雨精神。" 这两句写的是夏日莲花因风而摇曳,如同被狼咬啮一般,而稻子则在细雨的滋润下生机勃勃,显示了大自然中生命力的强弱对比。"莲蕊"指的是荷花的部分,它们因为娇嫩而不耐风霜,"狼籍"则形容风暴带来的破坏和混乱。

"翻忆武夷九曲,去秋舣棹溪边。" 这两句诗人通过回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武夷九曲"指的是武夷山的九曲溪,这里是诗人心中美好记忆的所在。而"去秋"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舣棹溪边"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小溪旁的情景。舣棹,即是船桨,是古代行舟时用来划水的工具,这里象征着孤独和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白玉蟾以其精湛的笔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又不无哀伤的画面。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呈懒翁(其三)

金醴青如竹叶,玉娥白似莲花。

闻君微恙脱体,杖藜欲访君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呈懒翁(其二)

酒恶频将花嗅,睡酣便把茶浇。

秋到梧桐枝上,夜来风雨萧萧。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呈懒翁(其一)

倦子冷居姑射,居士高卧毗耶。

钝置诗盟酒约,只自焚香吃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李伯阳赞(其二)

道是太乙元君,又是河上丈人。

渺渺太清之境,巍然道德之身。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