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孙仲益尚书韵二首呈孟信安(其一)

士仰韩门重,身高谢傅班。

文看辉北斗,人望起东山。

绛灌庸奴尔,皋夔伯仲间。

自天芝检下,指日衮衣还。

片语鸣丹凤,群争息左蛮。

时虽容下客,胜处一窥斑。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士人敬仰韩门的威望,他的地位如同谢傅般崇高。
文章如北斗星般璀璨,人们期待他像东山再起的英雄。
他比绛侯灌婴更显庸常,却在皋陶、夔乐之间有所作为。
上天赐予他非凡才华,预示着不久将身披衮衣荣归。
他的话语如丹凤鸣叫,群贤皆为之屏息倾听。
尽管时局容纳了他这样的贤才,但他真正的辉煌仍待显现。

注释

士仰韩门:比喻对韩门的尊崇。
谢傅班:指谢安的高位。
辉北斗:形容文章光彩照人。
东山:借用东晋谢安的故事,象征复兴。
绛灌庸奴:以绛侯灌婴比作平凡之人。
皋夔伯仲:皋陶和夔乐,古代贤臣。
芝检:比喻天降的美德。
衮衣还:指荣归朝廷。
丹凤:象征高贵的言论。
左蛮:喻指不文明或对立的声音。
时虽容下客:时局虽能接纳贤才。
一窥斑:略见一斑,暗示更大的成就。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文化气息的诗歌,通过对古人事迹的提及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崇高理想与深厚学养。首句“士仰韩门重”指的是韩愈被封为国士,其门第尊贵;“身高谢傅班”则是形容谢安德性高尚,如同傅说立于朝班之中,显示出他们的高洁品格。

接着,“文看辉北斗”表明诗人对于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如北极星一样明亮;“人望起东山”则是指人们都向往着像古代隐士一样归隐于东山,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中间两句“绛灌庸奴尔,皋夔伯仲间”通过对古代人物如孔子弟子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学习之心。紧接着,“自天芝检下,指日衮衣还”则是形容诗人从天上降下的圣物—“天芝”来比喻其文章如同仙品,一举一动都与日月争辉。

最后两句“片语鸣丹凤,群争息左蛮”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如同神鸟丹凤的鸣叫一般惊人;“时虽容下客,胜处一窥斑”则是说即使是在平凡之中,也能窥见到诗人超逸脱俗的一鳞半爪。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人物和自然景象的引用,以及对文学与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崇尚传统文化、追求高洁品格以及渴望超越世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祝子权游虎邱

出门迎朝暾,入门饯夕阳。

岂愿从吾驷,声名跨楚梁。

明日聊与君,褰裳陟危冈。

方舟转河曲,薰风度微凉。

细看槐柳暗,稍觉薝萄香。

天高散霞绮,云净呈天光。

梵宫占地胜,古木参天长。

禽鸟亦自得,呜呼声激昂。

缓步信携筇,清流足飞觞。

乃知声利役,脱去非无方。

所怜雄丽地,千年陇树荒。

石顽尚莓苔,剑逝宁光芒。

自今一瞬息,江山几兴亡。

我衰渐落寞,乐极泪淋浪。

寄谢同心人,无惊鬓毛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戏李彦平李德邵

人生贵适意,自苦良亦痴。

百年同梦幻,富贵安所施。

我生世缘薄,疲弱不可支。

纷华岂不佳,自觉心已辞。

归来时自笑,抚手长嗟咨。

人生行乐耳,勋业知何时。

两李近豪放,高怀不少卑。

谪仙已云殁,流风宛在兹。

平子韵绝俗,豪逸真吾师。

万事一粲然,不复论成亏。

邵公檗庵下,操心常苦危。

易象鲁春秋,忧乐常相随。

端居谈利害,羌夷可鞭笞。

近亦能稍稍,笑语随儿嬉。

平居如二子,廊庙真所宜。

人岂不自省,何必求蓍龟。

漫游恐未免,慎勿差毫釐。

世事足反覆,纷纷尽如斯。

错固不足道,谊也亦为之。

请复铭座右,政可为吾规。

前言戏之耳,未来容可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早起偶成

晨光起天末,微风动林杪。

披衣初梦回,捲书倦清晓。

隐几欲无寐,百念自忧悄。

箪瓢旧独乐,乐意今亦少。

岂但感时节,政欲避烦扰。

我非斯人徒,区区务自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里,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廊暮云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