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中正捕龙雷

彼龙胡为被天谪,不肯为天行雨泽。

天敕雷公恣搜索,龙藏何所忽尔获。

提之满空若曳帛,雹风电火相卷射。

雷张两翅但拍拍,首尾挽之足双磔。

龙力与雷固不敌,雷转威怒龙褫魄,须臾定见肝胃拆。

万力千气凡几画,斯人斯品入神格。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那条龙为何遭受天罚,不愿为天降下甘霖恩泽。
天帝命令雷公全力搜寻,龙究竟藏在哪里竟被轻易捕获。
它在空中被拖拽,像布匹般摇摆,冰雹、风、电和火交织攻击。
雷公振翅鼓动,只听见拍打声,从头到尾拉扯,龙的肢体瞬间断裂。
龙的力量终究不敌雷电,雷电的威力让龙魂魄俱丧,很快就能看到它的内脏分离。
这力量、气势,全都在画中展现,此人的技艺已达到神妙的境界。

注释

谪:贬谪,惩罚。
行雨泽:降雨,施恩惠。
敕:命令。
藏:隐藏。
磔:分裂,撕裂。
褫魄:夺魄,使惊恐至极。
神格:神妙的境界,超凡的艺术造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天地间斗争,主题是神话中的龙与雷公之间的对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生动形象和激烈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碰撞。

"彼龙胡为被天谪,不肯为天行雨泽"两句开篇即揭示主题,描述一条不受天命、拒绝降下甘霖的反叛之龙。紧接着是"天敕雷公恣搜索,龙藏何所忽尔获",天帝命令雷公去搜寻这条隐藏的龙,展现了天道对自然秩序的维护。

接下来,诗人以精彩的笔触描绘了雷公与龙之间的激战。"提之满空若曳帛,雹风电火相卷射"中,“提之”二字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现出雷声如同提起天幕般震撼人心;“雹风电火相卷射”则描述了这场战斗的激烈与壮观。

在"雷张两翅但拍拍,首尾挽之足双磔"中,诗人细腻地刻画了雷公的动作,以及龙被制服时的情景。雷声如同击鼓般连续不绝,龙则被紧紧束缚。

随后是"龙力与雷固不敌,雷转威怒龙褫魄,须臾定见肝胃拆"。这几句诗写出了龙在雷公面前的无力回天,以及它在雷公的威怒之下身体受创的惨状。

最后,"万力千气凡几画,斯人斯品入神格"则总结了整个战斗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超自然力量碰撞所表现出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许道宁寒林

许生虽学李营丘,墨路纵横多自出。

交柯挥霍裴旻剑,乱蔓淋漓张晓笔。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

寂寂复寂寂,门前苔藓积。

巾钵定何之,禅房封屈膝。

蛛丝网窗户,蜗涎篆墙壁。

欲去重迟留,空中望归锡。

形式: 古风

贞女吟

身外无一簪,何以供铅华。

饰行不饰容,浊水白藕花。

藕心乱如丝,妾心圆如珠。

丝乱端绪多,珠圆瑕颣无。

焉得偶君子,奉之此高节。

所生虽至亲,此意安可说。

形式: 古风

过金鸡关

关头气象古,关下风烟淡。

春深草木活,岚重坑谷暗。

禽声著部奏,花色成窠勘。

归鞍虽若水,留此亦能暂。

形式: 古风 押[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