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书

京房刘向各称忠,诏狱当时迹自穷。

毕竟论心异恭显,不妨迷国略相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京房和刘向都以忠诚著称,他们在当时的诏狱中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尽管他们的内心观点与恭显不同,但他们在迷惑国家这一点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注释

京房:汉代学者,擅长灾异之说。
刘向:西汉时期学者,参与编撰《战国策》等书。
诏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用于处理重大案件或牵涉皇室的案件。
毕竟:终究,归根结底。
论心:评价人的内心或动机。
异:不同。
恭显:恭敬而显赫的人物,可能指朝中权臣。
略:大体上,大致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读汉书》。诗中通过对西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刘向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品质的肯定以及对历史人物深入骨髓的理解。

“京房刘向各称忠”一句直接点出刘向在当时被广泛誉为忠诚之人。京房即指汉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两地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刘向作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经学家,其忠诚品质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

“诏狱当时迹自穷”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诏狱指的是皇帝颁布的狱令,通常与重大案件有关。当时迹自穷,表明刘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不为外界所扰。

“毕竟论心异恭显”这一句,从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历史人物。毕竟指最终的评断,论心即对人的内心品质进行分析,异恭显则是说刘向在当时的表现与众不同,他的忠诚和才能都得到了显著的展现。

“不妨迷国略相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理解和同情。即便是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刘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这种精神在作者看来是值得赞扬的,不应被误解或遗忘。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和同情,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忠诚品质的重视。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底。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读汉功臣表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誓长。

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菹醢赐侯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读后汉书

锢党纷纷果是非,当时高士见精微。

可怜窦武陈蕃辈,欲与天争汉鼎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读唐书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

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皇立太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读维摩经有感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

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