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胜泉寺

驱车暂出郭,已远朝市喧。

更寻万泉源,洗我耳中尘。

岂止耳中尘,因可清心神。

安得挽天瓢,一洗世间氛。

尘氛既已尽,天地皆回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游胜泉寺》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描绘了诗人驾车出城,远离尘嚣,探访胜泉寺的宁静之旅。诗中以“驱车暂出郭,已远朝市喧”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逃离都市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接着,“更寻万泉源,洗我耳中尘”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喻了通过亲近自然来净化心灵之意。

“岂止耳中尘,因可清心神”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自然之美不仅能洗涤耳中的尘埃,更能净化心灵,带来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最后,“安得挽天瓢,一洗世间氛”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清除世间的一切污浊与不公,追求一个更加纯净的世界的愿望。

“尘氛既已尽,天地皆回春”收尾处,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化象征内心的转变,暗示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个人的心灵和世界都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芳懋堂

尔家昆山旁,昆山多琳琅。

神彩曜天地,后先互相光。

闻有五色鸟,习习来回翔。

凤毛今三世,羽翼日以长。

名门与山高,高榜芳懋堂。

堂前何所有,兰桂交芬芳。

主人世积善,嘉祉流无疆。

孙曾传豸斧,云仍执谏章。

正直以忠厚,鹰鹯为鸾凰。

何以为芳懋,家学世孔臧。

何以学孔臧,凤德兰桂香。

此学自元凯,济美今高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其二)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

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

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

以顶等高卑,未知孰为多。

此山系望远,地位累坡陀。

此山可远望,紫气腾冲和。

望之已可爱,而况来登歌。

即事既已高,万丈如吾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赠王廷评俨考绩之京

往年竹园席,之子亦观光。

时违事已远,伟器但昂藏。

落笔中书召,中军棘寺郎。

上最上天去,彩云朝玉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大司成陈琴溪之南雍(其二)

圣人临雍思南国,思得司成司礼乐。

谓君德化犹在人,君之南行当不薄。

亲承诏旨出明庭,春明门外春花生。

花光一路送君行,明年君北还相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