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

水远山明,秋容淡、不禁摇落。

况正是、楼台高处,晚凉犹薄。

月在衣裳风在袖,冰生枕簟香生幕。

算四时、佳处是清秋,须行乐。东篱下,西窗角。

寻旧菊,催新酌。笑广平何事,对秋萧索。

摇叶声声深院宇,折荷寸寸闲池阁。

待归来、闲把木犀花,重薰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二》是宋代词人程垓的作品,以清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欣赏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开篇“水远山明,秋容淡、不禁摇落”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远处的水和近处的山清晰可见,秋意渐浓,万物开始凋零。接着,“楼台高处,晚凉犹薄”写登高望远,感受到傍晚的微凉,更显秋意。

“月在衣裳风在袖,冰生枕簟香生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光、风、冷气和香气赋予衣物和帷幕,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舒适的氛围。词人认为四季中,最宜人的便是这清秋时节,因此发出“算四时、佳处是清秋,须行乐”的感慨,强调享受生活。

下片转向个人情感,词人想象自己在东篱下、西窗角寻找菊花,准备畅饮,与朋友共度佳节,反问友人广平为何面对秋天感到萧索。接着,他通过描写院落中摇曳的树叶声和池阁上折荷的动作,展现了闲适的生活情趣。最后,词人期待着回归后,悠闲地赏花,再次熏香,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又融入了词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细腻。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时在临安晚秋登临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

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

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

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

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

纵有荷纫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

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鹧鸪(其二)春日南园

门前杨柳绿成阴。翠坞笼香径自深。

迟日暖熏芳草眼,好风轻撼落花心。

无多春恨莺难语,最晚朝眠蝶易寻。

惟有狂醒不相贷,酿成憔悴到如今。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瑞鹧鸪(其一)瑞香

东风冷落旧梅台。犹喜山花拂面开。

绀色染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

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蓦山溪

老来风味,是事都无可。

只爱小书舟,剩围着、琅玕几个。

呼风约月,随分乐生涯,不羡富,不忧贫,不怕乌蟾堕。

三杯径醉,转觉乾坤大。

醉后百篇诗,尽从他、龙吟鹤和。

升沈万事,还与本来天,青云上,白云间,一任安排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