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圃五咏(其三)白朮

白朮号山姜,以西北为上。

近来出古潜,何必论地望。

老鸦衔子去,往往生绝嶂。

岁久根株成,细大极殊状。

洗削事煎烹,补冷逐虚涨。

彼哉不好事,蜜浸溢瓶盎。

游媚富贵人,远作千里饷。

平生不为口,我欲禦烟瘴。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白术这一药材的赞美与欣赏。诗人方一夔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白术生长环境的独特性以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性。

首先,诗人提到白术(又称山姜)以其生长在西北地区为佳,暗示了其地理环境对其品质的影响。接着,诗人指出近年来白术在古代的隐秘之地被发现,强调了其珍贵性和不为人知的特性,并且提出不必过分关注其地理位置。

接下来,诗人通过“老鸦衔子去”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白术在自然界的生长状态,强调其生命力顽强和分布广泛的特性。同时,“往往生绝嶂”则进一步突出了白术在险峻环境中也能生长的坚韧精神。

随后,诗人描述了白术的生长过程,从根株逐渐壮大,不论大小都展现出独特的形态。这不仅体现了白术生长的多样性,也暗示了其内在价值的丰富性。

接着,诗人提到了白术的加工方法,如清洗、切割、煎煮和烹调,以及其在治疗疾病时的作用,如补充冷气、对抗虚涨等症状。这些描述突显了白术作为药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将白术作为礼物馈赠给权贵之人行为的不屑,强调了自己对白术纯粹价值的坚持,以及对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白术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生长的美丽与药用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药圃五咏(其四)川芎

芎苗高一丈,细花如申椒。

不独服芎根,衣佩或采苗。

清芬袭肌骨,岁久亦不消。

所以湘浦客,洁修著高标。

我老苦多病,风寒首频摇。

愿移一百本,溉根豁烦嚣。

虽无下女遗,乾叶插盈腰。

逃泥贳旦暮,不学楚人谣。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药圃五咏(其五)茯苓

老松踰百围,名为栋梁材。

孤根虽故在,不复萌条枚。

生意无处泄,浩浩还根荄。

结为千岁苓,肤色状琼瑰。

洗曝不遗力,药裹手自开。

羊枣出河北,胡麻来天台。

蒸以白砂蜜,盛以红瓷杯。

一朝服食尽,玉色还婴孩。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宿前湾

夕行前溪湾,翁妪招我宿。

入门灯火闹,偶此寄一足。

客囊喜清净,我倦睡颇熟。

回首失浮踪,终朝露如沐。

形式: 古风

上胡主簿愿

尹公起宣城,谓是金闺彦。

失脚簿领丛,斜飞集州县。

南陵枌榆地,妙年试雄剸。

还将旧棠阴,来作清溪掾。

近来多政学,误制好东绢。

我公有渊源,家学富经传。

四明炯清水,玉映昆山片。

以兹抚凋瘵,精神皎如练。

囷仓出毫末,德化速邮传。

到官未百日,恻恻庭闱恋。

花外想安车,戏舞斑衣缘。

推此寿斯民,童髦剧欢忭。

我亦囿陶钧,有道耻贫贱。

洗眼看政成,携上金銮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