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他的三弟校尉生日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家庭亲情以及人生阶段的感慨。首句“八千尧历畀秋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岁月如流,时间跨度极大,暗示弟弟已度过许多春秋。次句“万里嵩高下甫申”则借高山比喻弟弟的成长历程,寓意其成就如同嵩山般崇高。
“儿女只今多似栉”一句,将儿女众多比喻为兄弟姐妹像梳子齿一样密集,形象地描绘了家族的繁荣景象。接下来,“弟兄他日老于亲”预示着将来兄弟们会比父母先老去,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共誇戏綵随鸠杖”描绘了兄弟们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即使年事渐高,也依然快乐相伴。“不羡横挝倚凤宸”则是说他们并不羡慕权贵的生活,更愿意享受平凡的家庭生活。最后,“看取天台游观主,前衔虚作汉朝臣”以天台山的隐士自比,表示自己无意于仕途,只愿做一位平凡的观主,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人的深深关怀,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