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光冰魄浩无边,桂影扶疏吐玉娟。
人在峰头遥指望,举杯对影夜无眠。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山峰的静谧景象,诗人朱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物和谐交融的美妙画面。
首句“清光冰魄浩无边”,以“冰魄”比喻月光的清冷与纯净,形容月光如冰一般晶莹剔透,覆盖着广袤无垠的空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次句“桂影扶疏吐玉娟”,将月光下的桂花树比作吐露玉色花瓣的树,形象地描绘了桂花在月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同时“扶疏”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桂花枝叶繁茂、错落有致的形态。
第三句“人在峰头遥指望”,诗人置身于山峰之巅,远眺月光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举杯对影夜无眠”,诗人举起酒杯,对着月光中的身影饮酒,夜深人静却难以入眠,既体现了诗人对美景的陶醉,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夜山景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富有意境,引人遐想。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山道榛芜大道荒,令人瞻望邺侯堂。
怀贤空白悲今昔,泪滴西风恨夕阳。
步入招提境,云间有古台。
管弦山鸟弄,琼玖雪花开。
方外人稀到,山头势更巍。
登临思不尽,何日再重来。
芒鞋踏破万重山,五日淹留在此间。
行客归来山下望,却疑身自九天还。
闻道君归湘水东,经行长在白云中。
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旧学难酬香一瓣,流年谁管鬓双蓬。
书来为指誵误处,不涉言诠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