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郧乡尉黄通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歔。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年轻人喜好快马,老年人看重安稳的车。
他们追求领先,但长途旅行更需从容不迫。
不要轻视小小的尉官职位,它关乎无数人的生活起落。
外表的虚荣并不重要,内心的满足更为珍贵。
子游和季路治理地方,面对职责宁可感慨叹息。
即使面对微薄的五斗俸禄,也要与丰厚的万钟相比较,他们的选择之道如何呢?

注释

少年:年轻人。
逸骥:快马。
老者:老年人。
重:看重。
安车:安稳的车。
逐逐:急切追求。
徐徐:从容不迫。
尉卑:尉官职位低微。
千户:大量人口。
矜:虚荣。
内乐:内心满足。
有馀:更为珍贵。
子游:孔子弟子。
季路:又称子路。
作邑:治理地方。
欷歔:感慨叹息。
五斗:微薄俸禄。
万钟:丰厚报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送郧乡尉黄通》。诗中,诗人以少年与老者驾车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人生阶段不同追求的理解。年轻时如同好逸之马,追求速度和竞争,而年长时则更看重稳健与长远。他提醒黄通,即使官职微小(尉),其影响却能决定百姓的悲欢(千户系惨舒)。诗人强调,表面的荣华不足挂齿,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他还提到了孔子弟子子游和季路,他们在治理地方时,不应因待遇微薄而叹息,应坚守道义,视富贵如浮云。最后,诗人通过“五斗对万钟”的典故,询问黄通面对这样的选择,会如何坚守自己的道义。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体现了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和为官之道。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徐登山人

重君爱诗书,孜孜不知老。

白发末理生,惟谈圣人道。

爱君妙山水,所得是神气。

尺素写林峦,邈有千里意。

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直指九华峰,去扫先君茔。

却来华阳川,与我溪上盟。

行歌紫芝秀,坐啸清风生。

鍊真变金骨,飘飘朝玉京。

结成物外游,忘此天下情。

形式: 古风

送谢景初廷评宰馀姚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形式: 古风

送蔡挺代父之蜀

朔风岂不寒,蜀道岂不难。

之子代亲行,万里心自安。

剑阁雪犹明,锦江春未阑。

到日必诗战,重登李杜坛。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晋祠泉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

一源甚澄静,数步忽潺湲。

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

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

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