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
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
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关系。诗人谭用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韦曲山寺的静谧与荒凉,并透露出岁月更替中的一丝感慨。
“鹊岩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太白低。”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鹊岩之上,烟霭缥缈,如同玉巢一般悬挂;而罨网般的地势蜿蜒,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山塘图,其中“太白低”四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沉静与俯瞰。
“马踏翠开垂柳寺,人耕红破落花蹊。”这里,诗人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了生命力与时间流逝之间的对比。马蹄踏过的翠绿之地与人工耕作中散落的花瓣,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春天的繁华与生生不息。
“千年胜概咸原上,几代荒凉绣岭西。”诗至此处,时间跨度扩展到了千年,历史的沉重感油然而生。咸原之上,历经沧桑;而绣岭以西,更是荒凉连连,这些景象共同构筑了一幅宏大而深远的历史画卷。
“碧吐红芳旧行处,岂堪回首草萋萋。”末句中,“碧吐红芳”四字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致,但随即转向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对于那些已经过去、无法挽回的时光,我们只能心存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生命流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其语言精炼,意象丰富,是一篇饱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不详
[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谁为梅花怨未平,一声高唤百龙惊。
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
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
临流不欲殷勤听,芳草王孙旧有情。
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
曲内橘香江客笛,字中岚气岳僧书。
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欹金碧辘轳轻。
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
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
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
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
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