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曹王宅

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

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

覆井桐新长,阴窗竹旧栽。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

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

西园飞盖处,依旧月裴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不知是哪一年建造的豪华宅第,朱红的大门在这里开启。
山峦仿佛为宾客的楼阁而显现,溪流环绕着歌妓的楼堂回旋。
古井边的梧桐树新长出来,窗户下的竹子是以前就栽种的。
池塘里的荷花已荒芜,台阶上的莓苔显得苍老。
梁王离开后抛弃了这馆舍,思念之人如楚客般前来凭吊。
西园曾经车马飞扬的地方,如今依旧月色徘徊,物是人非。

注释

甲第:古代豪门贵族的宅第。
朱门:漆成红色的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宾阁:接待宾客的楼阁。
妓堂:古代娱乐场所,这里指歌妓居住的楼堂。
覆井:倒塌的井。
桐新长:新长出来的桐树。
阴窗:遮蔽窗户的植物。
竹旧栽:以前栽种的竹子。
红菡萏:红色的荷花。
砌老绿莓苔:台阶上的老绿色莓苔。
捐馆:离开或废弃的馆舍。
楚客:泛指怀念故国或离乡的人,这里指来访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荒废园囿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繁华时光的怀念和对过客匆匆的生活的感慨。从“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可见诗人站在一座曾经辉煌的宅邸前,回顾它的建造年代和当年的辉煌景象。“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则形容宅邸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山有水,布局如同宫殿一般。接着,“覆井桐新长,阴窗竹旧栽”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生长的迹象,覆盖的井旁长出了新的梧桐,而阴暗的窗前种植的竹子也已年久。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则描绘出一幅池塘荒废、杂草丛生的图景,虽然环境已不复往日,但仍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在其中。"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中“捐馆”指的是宅邸被废弃,“梁王去”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或官员的离去,而“思人楚客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中人物的怀念之情。

最后,“西园飞盖处,依旧月裴回”通过对西园中古时飞扬的盖舆(一种车辆)和仍在夜晚游弋的野兔“月裴”,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不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人事更迭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洛中第宅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

春榭笼烟煖,秋庭锁月寒。

松胶黏琥珀,筠粉扑琅玕。

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

终身不曾到,唯展宅图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

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

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

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

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

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

近南光景热,向北道途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

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题遗爱寺前溪松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

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