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驱驰岐路共营营,祗为人间利与名。

红杏园中终拟醉,白云山下懒归耕。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谩道彊亲堪倚赖,到头须是有前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们忙碌于歧途,只为世间功名利禄。
在红杏花丛中我打算沉醉,不愿在白云山下辛勤耕耘。
每当想起在桥上题字表达志向,我期待能像季子一样荣耀。
尽管人们常说亲人可以依靠,但最终还得靠自己去追求前程。

注释

驱驰:忙碌。
岐路:歧途。
营营:忙碌、奔波。
祗:只。
人间:世间。
利与名:功名利禄。
红杏园:指代美好的生活环境或欢乐场所。
终拟醉:打算沉醉其中。
白云山下:隐逸之地。
懒归耕:不愿回去耕作。
题桥:在桥上题字表达志向。
相如志:指司马相如的才华和抱负。
佩印:佩戴官印,象征荣耀。
期:期待。
季子荣:指季札的美誉,表示荣耀。
谩道:空谈,枉然说。
彊亲:亲人。
堪:能够。
倚赖:依靠。
到头:最终。
有前程:有发展前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生活的情操。在开头,"驱驰岐路共营营,祗为人间利与名"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无贪恋,而是淡泊明志,不愿意为了物质和虚名而奔波。这反映了古代士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接着,"红杏园中终拟醉,白云山下懒归耕"则是一种逃避现实、寻求心灵寄托的表达。诗人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一种忘却烦恼的方式,这里的"醉"和"懒"都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消极态度。

随后,"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则是对历史上志同道合者或有共同理想者的怀念与赞美。这里的"相如"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他以清新脱俗著称,而"季子"则可能是指孔子的弟子,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尊崇。

最后,"谩道彊亲堪倚赖,到头须是有前程"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即便是在物质上不依赖他人,在精神上也有一种自足之感,这种信念支撑着诗人面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物欲和功名的超越,以及对于自然美好、心灵寄托和理想追求的向往。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酬张员外见寄

分应天与吟诗老,如此兵戈不废诗。

生在世间人不识,死于泉下鬼应知。

啼花蜀鸟春同苦,叫雪巴猿昼共饥。

今日逢君惜分手,一枝何校一年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霁后登唐兴寺水阁

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

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

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仇处士郊居

江南景簇此林亭,手板蓝裾自可轻。

洞里客来无俗话,郭中人到有公情。

闲敲岩果呼猿接,时钓溪鱼引鹤争。

笑我有诗三百首,马蹄红日急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历山舜祠

昔舜曾耕地,遗风日寂寥。

世人那肯祭,大圣不兴妖。

殿宇秋霖坏,杉松野火烧。

时讹竞淫祀,丝竹醉山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