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常权

曾佐下风山县里,长官贵重若神明。

行香野寺徐方至,白事琴堂久始迎。

远递无书悲契阔,老襟有泪怆生平。

郎君如玉闻先夭,谁护丹旌问去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哭常权》。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故去的友人常权怀有深厚的哀思和敬意。

“曾佐下风山县里,长官贵重若神明。”

这两句描绘了常权生前在地方上的威严与尊贵,像神明一样令人敬畏。诗人使用“佐”字表达对其位高权重的同僚或属下的身份认同,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地位的赞美。

“行香野寺徐方至,白事琴堂久始迎。”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思念常权的情景。诗人步行到一处偏远的寺庙,慢慢地走到了一个名叫徐方的地方,最终来到了一座久未有人光顾的琴堂。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哀思,也反映出常权生前可能与音乐或文学有着深厚的联系。

“远递无书悲契阔,老襟有泪怆生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通过书信与故人交流的悲伤。由于距离遥远,加之于书信难以及时送达,这种隔绝感让诗人心中充满了哀愁。而“老襟有泪”则是对常权生前艰辛经历的一种同情和怀念,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感情。

“郎君如玉闻先夭,谁护丹旌问去程。”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年轻有为、如玉般珍贵的常权过早辞世的哀叹。诗中提及“丹旌”即帝王或高官所用的旗帜,这里用来象征常权生前的荣耀与地位。而“问去程”则是诗人在悲痛之余,询问常权离世之后灵魂将至何处的一种无奈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故人的深情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不幸短寿的哀悼,以及对友谊永恒不变的追思。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哭梁运管

忆共游山犹昨日,奄归白昼隔存亡。

宅深外不知何病,医杂人争试一方。

吊客伤心同沥酒,爱姬收泪各分香。

淳熙丞相潭潭府,今日门庭冷似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哭章泉二首(其二)

小扉通水竹,幽绝少比邻。

家似巢栖者,诗非火食人。

于今无宿士,若昔有先民。

彊作徵君诔,居然语未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章泉二首(其一)

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哭黄直卿寺丞二首(其二)

当年出塞共临戎,箭满行营戍火红。

督府凯旋先请去,坚城筑就独无功。

身谋彼此皆迂阔,国事中间偶异同。

莫怪些词含哽噎,在时曾赏小诗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