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胥山上噪群乌,旧日英灵在此无。
臣节已亏因挞楚,兵筹虽用奈亡吴。
云屯灌木疑烽戍,石列平城设阵图。
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胥山》,通过对胥山的描绘和对伍子胥这位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命运沉浮的思考。
首句"子胥山上噪群乌",以乌鸦的嘈杂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昔日英雄的落寞。伍子胥曾在此地,但如今只剩下群乌哀鸣,暗寓其功业已逝。
"旧日英灵在此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英雄不在的寂寥,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怀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伍子胥因忠心进谏而遭楚王鞭挞,象征着他的臣节受到损害。
"臣节已亏因挞楚,兵筹虽用奈亡吴",诗人指出伍子胥虽然智谋过人,策划了许多军事策略,但最终未能挽救吴国的命运,暗示了命运的无常和英雄的无奈。
"云屯灌木疑烽戍,石列平城设阵图"通过想象和描绘,将山上的自然景象与伍子胥的军事才能联系起来,仿佛还能看到他在山石间布阵的痕迹。
最后两句"只可共忧难共乐,知君唯有一陶朱",诗人感慨伍子胥虽有才智,却无法逃避人生的忧患,只能与陶朱公(范蠡)一样,选择隐退以求安乐,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深深感叹。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对胥山的描绘,表达了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不详
风流全是汉衣簪,白首已成梁甫吟。
浮世浑无容易事,先生长有太平心。
樽前暮雨苔花老,枕上晴烟稻叶深。
最是懒迎金马客,不曾弹铗向知音。
枫落吴江归兴浓,不知何日定相逢。
山中独对三生石,城外谁听半夜钟。
金井露凉鸣蟋蟀,石池霜早歇芙蓉。
新诗别后须相寄,只在云深第一峰。
片帆归去百花洲,今日因君忆旧游。
泽国风烟多好景,洞庭林壑最宜秋。
垂虹未霁难收影,顽石如今不点头。
记得一番吟最苦,翻然惆怅为吴钩。
秋风社燕忽辞梁,志士鹰扬在四方。
一曝十寒吾已老,寸阴尺璧子须忙。
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
此去莫忘灯下约,蠹书重整此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