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姑苏

枫落吴江归兴浓,不知何日定相逢。

山中独对三生石,城外谁听半夜钟。

金井露凉鸣蟋蟀,石池霜早歇芙蓉。

新诗别后须相寄,只在云深第一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枫叶飘落在吴江,归乡的心情特别浓厚,不知道何时能再次相逢。
独自在山中面对着三生石,城外又有谁能听到半夜的钟声。
井边的露水已凉,秋夜的蟋蟀在鸣叫,石池里的芙蓉已早早凋零。
分别后的新诗一定要寄来,就寄到那云雾深处的第一座高峰吧。

注释

枫落:枫叶落下。
吴江:地名,古代吴国的江。
归兴:回家的念头。
浓:强烈。
山中:山里。
三生石:传说中的石头,象征着前世今生和来世。
城外:城市之外。
半夜钟:深夜的钟声。
金井:富贵人家的井。
露凉:露水变凉。
鸣蟋蟀:蟋蟀叫声。
石池:石头砌成的池塘。
芙蓉:荷花。
新诗:刚写的新诗。
别后:分别之后。
须:必须。
云深:云雾深邃。
第一峰:最高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送人之姑苏》,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深离愁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枫落吴江归兴浓”,以秋日枫叶飘落的景象烘托出友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次句“不知何日定相逢”,流露出对重逢日期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山中独对三生石”,通过描绘友人在山中的孤独,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而“三生石”则寓意着前世今生的缘分。第四句“城外谁听半夜钟”,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旅途的寂寥,以及诗人对友人深夜思归之情的共鸣。

第五、六句“金井露凉鸣蟋蟀,石池霜早歇芙蓉”,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寓示时光流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最后一句“新诗别后须相寄,只在云深第一峰”,诗人叮嘱友人,即使分别,也要通过诗歌保持联系,而“云深第一峰”则象征着遥不可及但又充满诗意的远方,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友谊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一首富有韵味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311)

释行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姑苏

片帆归去百花洲,今日因君忆旧游。

泽国风烟多好景,洞庭林壑最宜秋。

垂虹未霁难收影,顽石如今不点头。

记得一番吟最苦,翻然惆怅为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子谦皈松江

秋风社燕忽辞梁,志士鹰扬在四方。

一曝十寒吾已老,寸阴尺璧子须忙。

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

此去莫忘灯下约,蠹书重整此山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

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

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

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

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