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莫愁图

春花艳艳隔云端,石榴多子心更酸。

阿侯傍母作娇态,向来不识关山寒。

关山直北道路长,交河木落天雨霜。

年年砧杵辽阳感,孤负流苏白玉床。

男儿斗大黄金印,梦落秋闺动寒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情感纠葛。

首句“春花艳艳隔云端”,以春日繁花盛开的景象为背景,隐喻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事物,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遗憾的氛围。接下来,“石榴多子心更酸”一句,借石榴果实丰富却常被比喻为苦涩,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苦涩。

“阿侯傍母作娇态,向来不识关山寒”则通过一个孩子的形象,展现了家庭中的温馨与矛盾。孩子在母亲身边撒娇,却未曾真正理解外界的艰辛与寒冷,暗含了成长过程中的无知与觉醒。

“关山直北道路长,交河木落天雨霜”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艰苦环境,以及自然界的严酷变化,暗示了人生的不易和命运的无常。

“年年砧杵辽阳感,孤负流苏白玉床”中,“砧杵”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工具,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这里通过描述年复一年的思乡之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流苏白玉床”则象征着奢华与舒适的生活,与前文的艰苦形成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男儿斗大黄金印,梦落秋闺动寒信”以男性的视角,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孤独和冷寂。黄金印象征权力,秋闺则代表女性世界,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反映了社会结构中性别角色的冲突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各种境遇和情感体验,从个人的小世界到社会的大环境,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和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六观潮

东下七千里,江声连大荒。

荆扬一行潦,天地几流觞。

灏气难浮动,元精出混茫。

禹功明德远,太息旧当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虫次裔伯三弟韵二首(其一)

里门三载别,萧艾感群阴。

复此草虫语,牢愁中夜侵。

远风和太息,旧向几消沉。

应念苏台畔,秋灯照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虫次裔伯三弟韵二首(其二)

残暑倏已尽,苔花连夕阴。

如何草虫语,偏向旅人侵。

短梦和灯落,乡愁抱月沉。

遥知独醒侣,倚枕发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草次李义山落花韵

王孙去不返,秋蝶上阶飞。

旧意隔春雨,芳心悬夕晖。

野行悽已绿,天远送将归。

独自溯遗迹,莓苔生石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