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行经困苦之地,你却让我进入繁华京城。
我们相隔日益遥远,独自一人的小船漂泊在天边。
躺下听到海潮涌来,起身看江上的月亮已西斜。
请问同船的旅人,我们何时能到达永嘉呢?

注释

我:诗人自称。
行:行走,旅行。
穷:困苦,艰难。
水国:水乡,湿润地区。
君:您,对方。
使:派遣。
入:进入。
京华:京都,繁华之地。
去:距离。
日:每天。
孤:孤独。
帆:船帆。
天一涯:天边,遥远的地方。
卧:躺下。
闻:听见。
海潮:海洋的潮汐。
至:到来。
起:起身。
视:看。
江月:江上的月亮。
借问:请问。
同舟:同船。
客:旅客。
何时:何时。
到:到达。
永嘉:地名,今浙江温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表达了诗人被派遣到偏远之地,而心中所挂念的则是繁华的都城。这两句设定了一种空间上的隔绝和心理上的相连。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隔绝,"孤帆"象征着诗人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感受,而"天一涯"则是对遥远距离的形象表达。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递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夜晚听着潮汐声响,清晨看到斜倚的江月,都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长久。

最后一句"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则是诗人通过询问与自己同行的旅伴,试图找到一个心理上的慰藉。虽然是在询问实际的抵达时间,但这背后透露出的是对归期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旅行者在异地漂泊时的心路历程,是唐代诗人孟浩运行间独特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晚春卧病寄张八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形式: 古风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