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蔡州破

不周力摧天柱折,阴山怨彻青冢骨。

方将一掷赌乾坤,谁谓四面无日月。

石马汗滴昭陵血,铜人泪泣秋风客。

君不见周家美化八百年,遗恨黍离诗一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闻蔡州破》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不周力摧天柱折”,以神话传说中的不周山崩塌,象征着国家或政权的崩溃,形象地描绘了历史转折点的剧烈动荡。接着,“阴山怨彻青冢骨”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阴山的哀怨与青冢(古代帝王或名人的陵墓)的悲凉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哀思。

“方将一掷赌乾坤,谁谓四面无日月”这两句,通过“一掷”这一赌博行为的隐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命运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同时也暗示了决策者在关键时刻的决断与责任。而“谁谓四面无日月”则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即四周似乎没有光明与希望,暗含了对时局的悲观看法。

接下来,“石马汗滴昭陵血,铜人泪泣秋风客”两句,通过石马与铜人的形象,以及昭陵(古代帝王陵墓)与秋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石马汗滴昭陵血,象征着英雄的鲜血与牺牲;铜人泪泣秋风客,则表达了对逝去时代与人物的怀念与哀悼。

最后,“君不见周家美化八百年,遗恨黍离诗一篇”以周朝为例,强调了历史的延续与文明的传承,同时通过“遗恨黍离诗一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与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闻蔡州破》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次对国家命运、个人情感与历史哲思的深度探讨,体现了李俊民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筹堂寻梅

萧疏篱落谁家圃,寻芳信逐游蜂去。

眼前荆棘少人行,马蹄直到香来处。

怕愁贪睡独开迟,瘦损春寒鹤膝枝。

可是东君苦留客,斜风细雨不堪诗。

形式: 古风

和秦彦容韵(其一)

养贤列鼎手自烹,燮调元化和如羹。

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

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

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

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

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

形式: 古风

和秦彦容韵(其二)

君不见子幼自劳羔日烹,何如命驾季鹰吴中煮莼羹。

又不见姜侯设鲙凿冰裂,何如徒步拾遗长镵黄独雪。

幸遇南来董鍊师,说似壶天日月迟。

谪仙之游乃非谪,长安市上斗酒百篇诗。

蒲轮休指商山路,得到白云采芝处。

诸生待揖隆准翁,马上未遑事庠序。

形式: 古风

和秦彦容韵(其三)

猎犬已为兔死烹,犹向汉俎分杯羹。

脚靴手板冻欲裂,尚立唐阶没膝雪。

三寸舌为帝者师,终比赤松见事迟。

相看一笑在目击,何用左思招隐诗。

出门便是天坛路,云閒指点巢仙处。

不辞杖屦从子游,王者之后养老在西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