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怀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

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

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

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凉风从远方吹来,什么能触动人的忧愁。
室内景象如黄昏时的关河,已经度过三年的草木凋零的秋天。
高尚的文章谁能悼念屈原,晚年的生活只能随意依靠亲友。
我独自感到奇怪,那瀼西的老者为何能在巴江边长久停留。

注释

凉风:秋风吹来。
天末:远方。
何物:什么东西。
动人愁:引起忧愁。
一室:室内。
关河:山河。
暮:傍晚。
三年:多年。
草木秋:草木凋零的秋天。
高文:高尚的文章。
谁吊:谁能悼念。
屈:屈原。
晚节:晚年。
漫依:随意依靠。
独怪:独自感到奇怪。
瀼西叟:瀼西的老者。
巴江:长江在四川的支流。
得久留:能长久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诗人通过凉风、暮色和草木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愁绪。"一室关河暮"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孤独,而"三年草木秋"则是对时间久远与自然界变迁的一种感慨。

诗人提到"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这里的"高文"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高洁之士,而"晚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不再、时代变迁的感叹。"漫依刘"中的"刘"或许是指古代某位贤良之士,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则是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瀼西叟"可能是指一种古老的、被遗忘的智慧,而"巴江得久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片水域停留更长时间,以此来逃避现实或者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个人孤独以及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之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构成了诗歌深邃而丰富的内涵。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煇綵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青编虽有知音绝,可是无人学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秋晚三首(其三)

谁把霜林染得红,更栽绿竹与长松。

家家白酒连宵醉,处处新禾彻夜舂。

半落园林悬橘柚,低回门巷映芙蓉。

沙鸥性在终难狎,秪解沙头印脚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秋晚三首(其二)

官事私忧总不论,每于楼上到黄昏。

江城日暮须吹角,野寺僧归自掩门。

秋晚山川多草木,年丰场圃足鸡㹠。

人生几有渊明乐,稚子迎门酒满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秋晚三首(其一)

久雨秋深对晚晴,近山昏黑远山明。

滩头艇子排行系,水底鱼儿作队行。

衰柳带风犹喜舞,残蝉送日尚能鸣。

角冠藜杖何为者,独向溪边忘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