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道中

负笈远游学,驰驱燕赵间。

谁云行道苦,宁解我心闲。

□御曾闻冉,步趋窃比颜。

小舟随晚渡,双骑共朝烟。

在在有真乐,不记几经山。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远游学问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与享受。开篇“负笈远游学,驰驱燕赵间”两句,设定了诗人行走于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丰富的地区之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接着,“谁云行道苦,宁解我心闲”表明诗人对那些认为旅途辛苦的人持有不同看法,他更愿意选择这种让内心感到平静和安闲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现实中的烦恼和束缚的一种抗拒,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

“□御曾闻冉,步趋窃比颜”一句中,“□”处应为“曾”,意思是诗人曾经听说过某个地方或人物,随后“步趋窃比颜”则描绘了诗人追寻历史遗迹的行走之情景。

“小舟随晚渡,双骑共朝烟”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陆地到水上,再次展现了诗人的行动自由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小舟在黄昏时分随波逐流,双骑则是与友人一同策马奔驰于晨雾之中,这些都是诗人追求生活乐趣和精神境界的一种体现。

最后,“在在有真乐,不记几经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旅行生活的享受,是一种真实而深刻的心灵愉悦。这里“不记几经山”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翻越过多少座山峰,这种忘却是因为心中充满了旅途中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乐趣的诗人形象。

收录诗词(49)

王以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山中之朝,有溪可瓢。饮我之水,亦逍以遥。

山中之暮,岂不风雨。心与一灯,耿耿千古。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于疏于蹻,朋来其学。彼恶知兹,山中之乐。

形式: 四言诗

登塔山二首(其一)

橐水潺湲春草芊,相提直上太清边。

芒鞋浥露寒生骨,羽扇迎风香满天。

绝顶未劳百计取,幻形暂就孤团眠。

觉□把酒凌空酌,岩下浮云任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塔山二首(其二)

一径通天绝世人,闲中扶病远寻真。

小棰日映开朱帐,远树霞交伏碧麟。

晚壑籁传山鬼啸,荒陵燐煽夜军屯。

悟□始觉浮生幻,半查仍疑馀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李允道四言

之子酒所,龙蛇挥扫。清风拂砚,明月视稿。

佳思涌出,傍观惊倒。岂不有学,升之曰造。

形式: 四言诗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