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猷以仇池诗句为韵作诗十四章见示答之

徐侯笔下波涛宽,新诗示我清且闲。

谁能辛苦学饭颗,格辙已到元和间。

春寒十日不出户,坐想江柳分烟鬟。

东坡老仙有奇句,析韵琢句光斓斑。

疾雷一洗牛蚁闹,羯鼓略惊桃李顽。

周郎知音亦已久,仲车著语谁当删。

大弨六钧古称重,汝自力弱无由弯。

胡为坎坎事嗤点,今古可笑儿童孱。

乡关春物入意匠,水光花气相回环。

莫嫌众口乱如沸,当见三耳生其颜。

嗟吾和诗虽已晚,识君妙意存高山。

告君诗妙须饮酒,社瓮一醉宁当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徐侯的笔下波涛宽广,他给我展示的新诗清新又悠闲。
谁能刻苦钻研像粒粒饭颗,他的诗歌风格已经达到了元和时代的高度。
春寒料峭十多天没出门,只能坐在家中想象江边柳树的烟雾般的发丝。
苏东坡这位老仙人有奇特的诗句,韵律精巧,光彩斑斓。
疾风骤雨洗净了蚂蚁的喧嚣,羯鼓声略微惊动了沉睡的桃李。
周郎早知道你是知音,仲车的话语中你的才华无人能删减。
大弓劲射六钧重箭古来闻名,你力量微弱无法拉开。
为何要嘲笑那些琐碎之事,古今皆如此,只是孩童般无知。
家乡的春景融入了你的诗篇,水光花香相互映照。
别嫌弃众人纷扰如沸水,应能看到你创作出的深邃之美。
虽然我应和你的诗作稍迟,但深知你诗中的高妙意境。
告诉你,欣赏好诗需借酒助兴,一坛社酒醉一场又何妨。

注释

徐侯:指徐某人。
波涛宽:比喻诗才丰富。
饭颗:比喻深入细致的学习。
元和间:唐代文学时期。
春寒:形容天气寒冷。
江柳:江边的柳树。
东坡老仙:苏轼的雅号。
析韵琢句:精心推敲韵律和字句。
疾雷:猛烈的雷声。
羯鼓:古代打击乐器。
周郎:对诗人的敬称。
仲车:诗人名字。
大弨:古代的大弓。
无由弯:无法拉开。
坎坎:形容声音嘈杂。
儿童孱:比喻见识浅薄。
乡关:故乡。
意匠:构思和匠心。
三耳:比喻众人的意见。
生其颜:显现出来。
和诗:应和别人的诗。
妙意:高妙的意境。
饮酒:借酒助兴。
社瓮:社酒坛子。
宁当悭:何必吝啬。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对徐彦猷的诗歌进行鉴赏时所创作的应和诗。从内容上看,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学的崇敬与深刻理解,以及对友人诗才的赞美。

徐侯笔下波涛宽,新诗示我清且闲。这两句表达了对徐彦猷诗歌境界的高度评价,其诗如同宽广的江河,流淌自如,给人以清新和恬静之感。"谁能辛苦学饭颗"一句,则是对写作不易、要求极高的理解,"格辙已到元和间"更是将诗歌的意境与历史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春寒十日不出户,坐想江柳分烟鬟。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其中"春寒十日不出户"表达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沉浸,而"坐想江柳分烟鬟"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

东坡老仙有奇句,析韵琢句光斓斑。这两句赞美了苏轼(东坡)的诗歌艺术,认为其用词新颖、音韵和谐,是不可多得的高水平之作。

疾雷一洗牛蚁闹,羯鼓略惊桃李顽。周郎知音亦已久,仲车著语谁当删。这四句是对古人音乐鉴赏能力的赞誉,以及对于文学修养要求的严格态度。

大弨六钧古称重,汝自力弱无由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乐器的大弦琴(大弨)和六根琴弦(六钧)的怀念,以及对个人能力不足的自谦。

胡为坎坎事嗤点,今古可笑儿童孱。乡关春物入意匠,水光花气相回环。这四句是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其中"胡为坎坎事嗤点"表达了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而后两句则是对春日乡村之美的细腻描绘。

莫嫌众口乱如沸,當見三耳生其顏。嗟吾和诗虽已晚,识君妙意存高山。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友人深邃思想的认可与敬佩。

告君诗妙须饮酒,社瓮一醉宁当悭。末尾两句则是对朋友的劝酒之词,认为在欣赏佳作时不妨沉浸于美好,用酒来增加鉴赏的愉悦感受。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和生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梅(其二)

寒梅卧烟雨,山泽有奇气。

六龙扶翼之,月袂揽云辔。

先生九疑仙,心识真筌秘。

裁诗作花骨,瘦净乃可贵。

形式: 古风

雪梅(其一)

去年雪欺客,平地一尺深。

谢遣东阁花,那顾西床琴。

故人初不知,屋侧乃见寻。

悠然振永起,谁复明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葵道人之三山

君家双峰下,祝发事香火。

岂无远游志,困此万山裹。

坐阅腰包中,未接话已堕。

翩然问知津,九仙入风柁。

冥冥荔枝浦,华屋纷砐硪。

邂逅傥逢渠,周旋宁作我。

闭门造车语,虽陋佛所可。

他年笑相视,此计无乃左。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道中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