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道人之三山

君家双峰下,祝发事香火。

岂无远游志,困此万山裹。

坐阅腰包中,未接话已堕。

翩然问知津,九仙入风柁。

冥冥荔枝浦,华屋纷砐硪。

邂逅傥逢渠,周旋宁作我。

闭门造车语,虽陋佛所可。

他年笑相视,此计无乃左。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你的居所在双峰之下,削发修行在香火缭绕之中。
难道没有远游的心愿?却被重重山峦所困。
静坐时,财物满身,还未开口交谈,思绪已飘散。
突然询问渡口在哪里,仿佛神仙驾风而来。
幽深的荔枝浦,华丽的房屋如梦如幻。
如果偶然遇见他,与其周旋,我宁愿做自己。
即使闭门造车的言论粗陋,佛陀也会接纳。
将来笑着回顾,这样的计划或许过于偏颇。

注释

君家:你的家。
祝发:削发。
事香火:从事宗教活动。
岂无:难道没有。
困此:被这。
万山:重重山峦。
坐阅:静坐时。
腰包:财物。
堕:飘散。
翩然:轻盈的样子。
知津:询问渡口。
风柁:神仙驾驭的风帆。
冥冥:幽深。
荔枝浦:地名。
华屋:华丽的房屋。
邂逅:偶然相遇。
傥:倘若。
逢渠:遇见他。
周旋:与人交往。
宁:宁愿。
作我:做自己。
闭门造车:比喻不切实际的空谈。
虽陋:虽然粗陋。
佛所可:佛陀会接纳。
他年:将来。
笑相视:笑着回顾。
此计:这个计划。
无乃左:过于偏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开篇“君家双峰下,祝发事香火”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双峰之下似乎有着某种宗教或精神的仪式在进行。紧接着“岂无远游志,困此万山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行的渴望,但却被现实所束缚,无法实现。

“坐阅腰包中,未接话已堕”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阅读和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孤独和超然的情怀。接着“翩然问知津,九仙入风柁”中的“翩然”给人以飘逸出尘的感觉,“九仙入风柁”则是一幅仙境图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冥冥荔枝浦,华屋纷砐硪”继续描绘了一种远古神秘的自然景象和建筑物,使人感到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邂逅傥逢渠,周旋宁作我”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意志的坚持和追求。

“闭门造车语,虽陋佛所可”这句中的“闭门造车”暗指隐居修行,“虽陋佛所可”则表明即便是粗陋不堪的佛法,也是诗人所接受和追求的。最后“他年笑相视,此计无乃左”预示了一种未来重逢时的喜悦,以及对当前选择的坚信,没有后悔。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俗的追求,是一篇充满仙境色彩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

形式: 古风

感事(其一)

大弓窃阳氏,神鼎沦泗渊。

何须识微士,周鲁必不全。

武库一朝火,斩蛇逐飞烟。

伤心睨前事,氐虏定纷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事(其二)

山川非晋土,悲泣效楚囚。

一语强自慰,凄迷望神州。

刺史下荆水,司农来石头。

土园管夷吾,过计非私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事(其三)

元规负康济,徒手婴群雄。

兵从历阳来,无地逃奸锋。

谁乎死社稷,千载一卞公。

英风与义气,建立成江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