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暑雨过凉甚宜之见访作此

居近池塘春意在,路穿空翠夕阳多。

隔林放鹿哀怨语,掠水幽禽扑摝过。

得雨村嚣觉风味,分秧天气爱清和。

莫辞坐稳相寻数,酣战难回指日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荷塘经过雨水洗礼后的清新凉爽景象,以及来访者在此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舒适。首联“居近池塘春意在,路穿空翠夕阳多”,以居所靠近池塘开始,春意犹存,而道路穿越于苍翠之中,夕阳余晖洒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颔联“隔林放鹿哀怨语,掠水幽禽扑摝过”,通过鹿的哀怨叫声和水鸟掠过水面的生动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鹿的哀鸣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故事,而水鸟的飞掠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颈联“得雨村嚣觉风味,分秧天气爱清和”,转而描述了雨水过后,乡村的喧嚣中透露出了一种独特的风味,分秧时节的天气让人感到格外的清爽宜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尾联“莫辞坐稳相寻数,酣战难回指日戈”,则是对来访者的邀请,希望对方不要因为坐得舒适而减少访问的次数,仿佛在暗示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时光等待着共同度过,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塘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重会言上人乞诗

海外归来五见春,梨衣两识帝京尘。

此生已觉浑无累,为累空惊尚有身。

厚善最怜山解事,岁寒更爱月情亲。

鹫峰峰下重相见,雪作飞花一笑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诚心二上人见过

破夏来寻甘露灭,快人如对水晶轮。

烟云扫尽词传意,知见不生情透尘。

旋缚茅茨吞远壑,偶临檐隙见归人。

露芽便觉如浮雪,品坐同分一盏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夕示超然

殿阁知谁烧夜香,矮窗灯火试新凉。

草虫对语僧临砌,露叶翻光月转廊。

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

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鞦韆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綵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