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五)

虚空迸绽,山岳起舞。拔舌犁耕,罪恶俱露。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虚空迸绽"象征着打破常规,超越界限,暗示着一种深刻的洞察或觉醒;"山岳起舞"则运用拟人手法,将静态的山岳赋予动态,象征着力量与变化。"拔舌犁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转变,可能寓意着通过言语的揭示,揭露了隐藏的罪恶。"罪恶俱露"直白地表达了善恶对立,罪行无所遁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动作隐喻,传达出对世间罪恶的批判和对真理揭示的智慧。释智朋作为宋代的禅宗僧侣,他的诗歌往往富有禅意,旨在启发读者对生命和道德的深思。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五)

坐一走七,横三竖四。大力量人,全身担负。

普化铃铎,杨岐驴子。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七十九)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

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

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五十一)

此大楼阁,无住无去。此楼阁门,无开无闭。

作者同归,不劳弹指。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三十三)

心月孤圆,光吞万像,起模画样。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收拾不上,光境俱亡。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