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一)

半世征行怕子规,一闻一叹一沾衣。

如今听著浑如梦,我自高眠汝自啼。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半生在外征战,最怕听到子规鸟的叫声,每次听见都会叹息,泪水沾湿衣裳。
如今听到这声音,感觉就像在梦中,我安然入睡,而你却独自悲啼。

注释

半世:大半辈子。
征行:征战生涯。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厉,古人常以此象征离别和哀伤。
一闻一叹一沾衣:每次听到都叹息流泪。
浑如梦:仿佛在梦境中。
高眠:熟睡。
汝:你,指代杜鹃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一)》。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半世征行怕子规,一闻一叹一沾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子规,即夜晚报时的小鸡,象征着时间的脚步不断前进。诗人在长期的离家生活中,对于这熟悉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因为它提醒他日复一日地远离亲人和故土。而“一闻一叹一沾衣”则描绘出诗人听到子规声响后,不禁潸然泪下,哀叹之余衣服也被泪水浸湿的情景,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如今听著浑如梦,我自高眠汝自啼。”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时间流转中,对于现实与梦境的迷离感受。尽管子规的声音依旧存在,但对于诗人而言,它已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宛如一场梦境。而“我自高眠汝自啼”则是诗人的无奈与放弃,他选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让外界的一切声音和现实都随它去,这也是一种对现状的接受和对过去的放手。

总体来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离别之痛以及内心世界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描绘。杨万里的文字充满了情感的真挚与生活的哲理,是一首极富表现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

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

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

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

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形式: 古风

泊舟临平二首(其二)

拂溪十点五点雨,縠纹织出团花缕。

花头细大虽不匀,一花销时一花吐。

北风卷云如卷帘,忽然收尽玉廉纤。

天光却在水光下,天水镕作镜一奁。

好山隔市望不见,祗有清溪照人面。

形式: 古风

泊舟临平二首(其一)

前窗向市下却帘,后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舣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形式: 古风

泊冷水浦

前夕放船湘口步,约到衡州来日午。

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

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篷听暮雨。

长年商量泊船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