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送张坤归大梁

萧萧羸马正尘埃,又送輶轩向吹台。

别酒莫辞今夜醉,故人知是几时回。

泉经华岳犹应冻,花到梁园始合开。

为谢东门抱关吏,不堪惆怅满离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与送别之情的图画。"萧萧羸马正尘埃",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派春日风光,羸马踏着轻薄的尘埃,给人一种春意盎然之感。而"又送輶轩向吹台"则展示了送别的情景,輶轩是一种古代车辆,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再次经历离别之苦。

"别酒莫辞今夜醉"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悲凉。他们决定借酒浇愁,不计较醉酒后的后果,只愿在这短暂的夜晚里,尽情享受与朋友相聚的时光。

"故人知是几时回"则表达了对往日旧友的思念,以及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期待和不确定性。诗人似乎在询问时间,让它告诉自己,何时能够再次见到这些离去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泉经华岳犹应冻,花到梁园始合开"则是景物描写,表现了早春的气候特点。泉水经过华山依旧寒冷,而花朵在梁园才慢慢开放。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冷暖变化。

最后两句"为谢东门抱关吏,不堪惆怅满离杯"则揭示了诗人的哀愁。谢东门是古代的一位官员,抱关吏即是怀念那份职守生活。而"不堪惆怅满离杯"则表达了面对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以及通过酒来缓解这种情绪。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和早春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早秋宿叶堕所居

池荷叶正圆,长历报时殚。

旷野云蒸热,空庭雨始寒。

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

浮世知谁是,劳歌共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早登新安县楼

关城树色齐,往事未全迷。

塞路真人气,封门壮土泥。

草浓延蝶舞,花密教莺啼。

若以鸣为德,鸾皇不及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曲江春感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彫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边有寄

江边旧业半彫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