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生辰因阅晦堂偈作此

万古知音是今日,晦堂古锥口门窄。

今既不来昔不往,桃花落尽春狼籍。

南台茗碗荐炉香,世礼丛林笑未忘。

只个死生收不得,梦中声色谩遮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以及知音之美的深刻思考。

首句“万古知音是今日”,诗人以“万古”与“今日”对比,强调了知音的珍贵与当下相遇的难得。知音,即理解、欣赏彼此的人,此处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共鸣与契合。

“晦堂古锥口门窄”一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晦堂(可能指某位高僧或禅师)的言语比作“古锥”,暗示其言辞深邃、精炼而难以轻易理解,如同狭窄的门,需要深入探索才能领略其中奥义。

“今既不来昔不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暗示了过去的无法回头和未来的未知,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桃花落尽春狼籍”描绘了一幅春天凋零的景象,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南台茗碗荐炉香,世礼丛林笑未忘”则转向对日常生活的描述,通过品茶、闻香等细节,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最后一句“只个死生收不得,梦中声色谩遮藏”表达了对生死的无奈与对梦境的反思。诗人认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无法完全掌控,只能在梦中寻求暂时的逃避与掩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生命、知音与理解、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禅宗智慧的独到理解。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正月六日南安岩主生辰

生死枞然无背面,名字由汝舌头转。

昔日曾死今应生,今日是生何不见。

是俗何故无须发,是僧何不著伽梨。

僧俗死生明不得,团栾一句匾如锥。

形式: 古风

超禅师示众云见闻觉知只可一度

见闻觉知只一度,如刀斫水终不破。

细寻痕迹了无有,谓无破处则不可。

譬如密室风寂然,谓风无有俱是过。

以扇为风则动摇,风本不动汝会么。

形式: 古风

不能争得偈

头颅蘖蘖贪肉脔,眼孔巴巴憎妒聚。

但寻他人是非说,不知自己败阙露。

斗死他年输与我,斗生今日不及汝。

见时先意相不审,各自念佛修行去。

形式: 偈颂

云庵和尚生日烧香偈

妄见往来颠倒性,智入三际刹那定。

即此名言是污染,知为污染心清净。

此知不属缘非缘,一丝不挂鱼脱渊。

梦幻死生藏不得,永夜清宵常现前。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