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玉人引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

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

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馀迹。

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

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

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形式: 词牌: 梦玉人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愁思的意境。开篇“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三句,以温暖的东风、残余的梅花和青碧的云彩,勾勒出一个初春的景象,但其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随后“嫩草柔条, 又回江城春色”则是对春天生机的描绘,同时通过“又回江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归心。

接下来的“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馀迹”一句,则是对室内景象的细腻描写,透露出一种闲适而孤独的生活状态。其中,“便篆香纹蜡有馀迹”,不仅形容了室内的温暖气息,也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积累。

“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无力的悲哀。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但诗人的情感却与四季的生长背道而行,充满了离别之恨。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一句,则通过对比,将复杂的情感比喻为织造,不仅形容了情感的纷繁复杂,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最后,“料伊怀情, 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问伊看, 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关切和询问。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自我安慰,但又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春日独处、怀念远人的画面。诗中的意境淡远而深邃,情感复杂而细腻,是一首表现诗人孤寂与哀愁的心灵独白。

收录诗词(12)

李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见《乐府雅词》卷下

  • 字:景元
  •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098—1100

相关古诗词

幔卷绸/慢卷绸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

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

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香闺宝砌。

临妆处,迤逦苔痕翠。

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

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

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

形式: 词牌: 慢卷绸

献帅府经历二首(其二)

拟把孤忠报主知,主知未报已身疲。

明朝定作长淮鬼,马革应烦为裹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献帅府经历二首(其一)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

胸中千古蟠钟阜,一死鸿毛断不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区区已上和亲策,安得元戎一点头。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