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元亮真止酒,昭文不鼓琴。

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

故友凋零尽,中年感慨深。

从来麋鹿性,只是爱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元亮真的戒了酒,昭文不再弹琴。
他的文学才华成了小把戏,道德上违背了最初的誓言。
老朋友都离世殆尽,中年时分感慨万分。
他本性如此,只热爱山林的生活。

注释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陶渊明本人。
止酒:戒酒,停止饮酒。
昭文:晋朝人名,这里泛指有才情但不再追求世俗的人。
鼓琴:弹奏古琴。
小伎:小小的技艺,形容文章不再宏大。
道德:道德修养。
初心:最初的心愿或理想。
凋零:凋谢,死亡。
中年:人生的中期阶段。
麋鹿性:比喻隐居不仕的生活态度。
山林:自然的山林,象征远离尘世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偶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元亮真止酒,昭文不鼓琴。"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放下了世俗的娱乐,如饮酒和弹琴,转而追求更高的精神寄托。

"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 这里展示了诗人的文学造诣以及对道德的坚守,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故友凋零尽,中年感慨深。"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老朋友的怀念,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深刻感慨。

"从来麋鹿性,只是爱山林。" 这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性格如同麋鹿一样向往自然,与世俗隔绝,只对山林有着浓厚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纯粹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寄子野

西窗隐几读南华,颇悟亡羊与战蜗。

住久不知身是客,归休谁谓女无家。

向阳野竹先抽笋,待雪官梅欲试花。

我爱睡乡真乐地,底须频吃玉川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邓善之

几年不寄子公书,忽向燕南遗鲤鱼。

天远地遥归未得,男婚女嫁事何如。

壮游自致青云上,漫仕谁怜白发馀。

西浙林泉俱可隐,毋忘旧约共閒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朱饮冰

欲共谭诗一解颐,停云望极思依依。

梅花赋就广平老,杨柳门閒靖节归。

驿路数程征马瘦,家书千里过鸿稀。

思君怕倚阑干北,拄笏看山竟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吴元初道录

桃花两度见青春,梦里玄都隔几尘。

升斗自怜为客久,舟车每惜寄书频。

君如当日陶弘景,我亦他时贺季真。

东望冶城空恋恋,西湖非晚作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