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清明

光阴迅速一百六,老境侵寻五十三。

千里怀人黯风雨,五更归梦到松楠。

丹炉火足心兵息,茗碗香浓舌本甘。

次第尽偿芒竹债,结茅归老此山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时光飞逝已六十载,岁月逼近五十三。
身处千里,风雨中思念亲人,五更时分梦回松楠边。
炼丹炉火旺,内心安宁,茶香四溢,满口甘甜。
逐一偿还生活重担,计划在南山建茅屋安度晚年。

注释

光阴:时间。
迅速:快速。
一百六:六十。
老境:老年。
侵寻:逼近。
千里:遥远的地方。
怀人:想念远方的人。
黯:阴暗,这里形容风雨凄凉。
风雨:天气状况。
五更:夜晚的五点钟左右。
归梦:回家的梦。
松楠:松树和楠木,常用于象征高洁。
丹炉:炼丹的炉子,也指修炼或炼药。
火足:火力旺盛。
心兵:内心的忧虑或烦恼。
息:平息,停止。
茗碗:茶碗。
香浓:香气浓郁。
舌本甘:舌尖感到甘甜。
尽偿:全部偿还。
芒竹债:生活中的艰辛或债务。
结茅:搭建茅草屋。
归老:退休养老。
此山南:这座山的南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所作的《客中清明》,以清明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光阴迅速一百六”描绘了时间飞逝之快,一年已过半;“老境侵寻五十三”则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已步入老年。

接下来,“千里怀人黯风雨”通过风雨交加的环境,渲染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怀念,情绪低落;“五更归梦到松楠”则写夜晚梦回故乡,梦境中见到家乡的松树和楠木,寄托思乡之情。

“丹炉火足心兵息”可能暗指诗人曾经的炼丹生活,现在心境平和;“茗碗香浓舌本甘”则描绘品茗时的宁静与满足,暗示诗人享受着平淡的晚年生活。

最后两句“次第尽偿芒竹债,结茅归老此山南”表达了诗人计划偿还生活中的债务,结束奔波,选择在南山结庐养老,回归自然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规划。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故友汤景文别六年乃十月廿一寻我松下临别见赠次韵奉答

占气频翘首,青牛忽度关。

相看双眼碧,剧论寸心丹。

时俗容迟钝,交情见往还。

盟言天为听,万一莫辞难。

形式: 五言律诗

胡和卿用所赠王复翁韵见寄叠韵奉谢

世味居然如嚼蜡,贪閒犹爱故丘瓜。

寸心自欲期千载,一理端能贯百家。

为山功夫在进篑,穷源消息问乘槎。

此去相从须有日,裂笺聊当寄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表弟王复翁赴武陵教谕

汉朝最贵文学掾,况遇明时早及瓜。

乡国几年工取友,诗书累世克承家。

斜飞聊展天南翼,逸兴应随海上槎。

闻说秦人遗迹在,更寻渔父问桃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重过钟潭寺月湾有诗次韵

五年三到此,门径怪频移。

绝壁何年树,空廊异代碑。

微澜生古濑,浮翠拥修眉。

煮茗谈时事,山僧总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