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平韵(其十二)

文坛昔日要横军,捲旆今非鼓角闻。

约计新愁添似水,追寻旧事散馀云。

半生业债谁偿我,一缕心香若为君。

且听儿孙读书好,吟哦子曰又诗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首联“文坛昔日要横军,捲旆今非鼓角闻”中,“文坛昔日要横军”形象地展现了过去文坛上的盛况,犹如大军横扫千军;而“捲旆今非鼓角闻”则转折道出今日文坛的沉寂,不再有鼓角之声,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坛的落寞。

颔联“约计新愁添似水,追寻旧事散馀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新愁比作流水,比喻愁绪的连绵不绝,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如同云散之后留下的余晖,虽已消逝,却在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颈联“半生业债谁偿我,一缕心香若为君”则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自问半生所积累的事业债务,由谁来偿还?这既是对自身努力与成就的反思,也是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同时,诗人以“一缕心香”寄托对某人的思念或敬仰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

尾联“且听儿孙读书好,吟哦子曰又诗云”则转向对未来和希望的展望。诗人希望后辈能够继承他的精神,通过读书学习,传承文化,吟诵经典,表达出对文化的传承与对下一代寄予厚望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对现实沉寂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传承文化的期待,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平韵(其十三)

不分白屋与朱门,凭吊当年总泪痕。

高阁江头怀帝子,荒郊路上泣王孙。

望夫化石原非石,倩女离魂岂是魂。

真气自然磨弗灭,死生兴废亦何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杂诗平韵(其十四)

吾侪原不少单寒,对酒当歌且放宽。

天阨自难封李广,人穷岂肯死袁安。

悲欢离合逢场戏,成败兴亡对局看。

盈极必虚消必息,笑他先达傲弹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杂诗平韵(其十五)

人禽判在意诚间,第一工夫第一关。

孺子无心偏取水,愚公有志竟移山。

已过日月还流转,未坏乾坤肯放閒。

大谬早知应早读,回头悔不破痴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杂诗平韵(其十六)

走世葫芦背上悬,踏空归去悔当年。

诗书有味曾医俗,富贵无求便得仙。

洞口开封催雾散,山腰补缺看云连。

祇今这个留何物,剩此文心未了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