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平韵(其十六)

走世葫芦背上悬,踏空归去悔当年。

诗书有味曾医俗,富贵无求便得仙。

洞口开封催雾散,山腰补缺看云连。

祇今这个留何物,剩此文心未了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首先,“走世葫芦背上悬”,形象地描绘了人在世间奔波劳碌的形象,如同葫芦般被命运所牵制,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束缚。

接着,“踏空归去悔当年”,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反思与后悔,暗含着对虚度光阴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诗书有味曾医俗”一句,揭示了文学与知识的力量,它们能净化世俗,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反映出诗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肯定。

“富贵无求便得仙”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比外在的财富更为重要,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洞口开封催雾散,山腰补缺看云连”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内心的澄清与和谐,同时也寓含着对生活困境的乐观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祇今这个留何物,剩此文心未了缘”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暗示了即使在生命的尽头,内心的追求与思考也不会停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内心的修养、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平韵(其十七)

豪雄志气直干霄,热闹何时竟寂寥。

横槊渡江空涉险,挥戈返日莫宣骄。

云山久已非三晋,金粉曾经斗六朝。

输与风流诗客好,锦囊包尽古今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杂诗平韵(其十八)

谦卦由来吉六爻,认真捐益莫相淆。

当门不可无锄草,此径奚堪任塞茅。

狡兔纵营三窟穴,鹪鹩但守一枝巢。

太平久矣无贪政,得所何须觅乐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杂诗平韵(其十九)

黄金甲第托崇高,独鸟遥天惜羽毛。

推食肯弹谋士铗,解衣但恋故人袍。

除将书腹何藏富,剩却诗肠不减豪。

天问当时已无告,那堪愤读古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杂诗平韵(其二十)

流光冉冉半消磨,但得过时亦且过。

绣佛逃禅仿苏晋,强人说鬼类东坡。

龙睛点去诚如许,虫臂生来又若何。

语到一般皆造化,不应哭也岂应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