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杂诗平韵(其十五)》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比人与禽类的不同之处,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与修养的重要性。诗中以“人禽判在意诚间”开篇,强调了人类行为背后的真诚与道德的重要性。接着,“第一工夫第一关”点明了修身养性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孺子无心偏取水,愚公有志竟移山”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指代了孩童的天真与愚公的坚韧不拔,以此来说明人性中既有纯真的一面,也有追求卓越的决心。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不同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已过日月还流转,未坏乾坤肯放閒”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永恒,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应虚度光阴。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即宇宙的秩序不会因个人的懈怠而改变。
最后,“大谬早知应早读,回头悔不破痴顽”告诫人们要及早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避免将来后悔莫及。这里的“痴顽”指的是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态度,强调了学习与反思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时间、自然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