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女

渐长怜渠易,将衰觉子难。

晚来灯下立,携就月中看。

弱喜从师慧,贫疑失母寒。

亦知谈往事,生日在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吴伟业所作的《课女》。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对子女成长的感慨与期望。

首句“渐长怜渠易”,表达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对其的怜爱变得更为容易,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欣慰与不舍。接着,“将衰觉子难”则抒发了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愈发觉得培养孩子成长的不易与艰辛,蕴含着深沉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晚来灯下立,携就月中看”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时分,父亲或母亲陪伴孩子学习的情景,灯光下、月光中,共同度过学习时光,既温馨又充满期待。这种场景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家庭的和谐氛围,也寄托了对孩子未来学业的期望。

“弱喜从师慧,贫疑失母寒”则进一步展示了对子女教育的关注与担忧。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展现出的智慧让家长感到喜悦,但同时也担心在贫困条件下,孩子可能会因缺乏资源而受到寒苦,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深切关怀。

最后,“亦知谈往事,生日在长安”一句,可能暗示了孩子出生或成长于长安(古代都城,今西安),并以谈论往昔之事的方式,回顾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片段,深情地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子女成长的喜悦,也有对教育与成长环境的忧虑,充满了对家庭温暖与未来希望的向往。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过朱买臣墓

翁子穷经自不贫,会稽连守拜为真。

是非难免三长史,富贵徒誇一妇人。

小吏张汤看倨傲,故交庄助叹沈沦。

行年五十功名晚,何似空山长负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台城

形胜当年百战败,子孙容易失神州。

金川事去家还在,《玉树》歌残恨未休。

徐邓功勋谁甲第,方黄骸骨总荒丘。

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出石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功臣庙

画壁精灵间气豪,鄂公羽箭卫公刀。

丹青赐额丰碑壮,棨戟传家甲第高。

鹿走三山争楚汉,鸡鸣十庙失萧曹。

英雄转战当年事,采石悲风起怒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秣陵口号

车马垂杨十字街,河桥灯火旧秦淮。

放衙非复通侯第,废圃谁知博士斋。

易饼市傍王殿瓦,换鱼江上孝陵柴。

无端射取原头鹿,收得长生苑内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