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子及见贺韵

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幸自一生甘辟谷,更须万户苦封留。

颇惩吾族骓千里,且学乡人橘满洲。

平生惟良资共理,病夫何以副旁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虚舟无需记住河流的起伏,枯木又怎会有春天与秋天的心思。
我这一生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还要面对千万户人家因封地而受苦。
深深警醒我们的家族曾有千里马的教训,暂且学习乡人种橘满洲的智慧。
我平生只求公正治理,病弱之躯如何满足他人的额外期待。

注释

虚舟:比喻超脱世俗的内心。
坎和流:比喻世事的起伏变化。
槁木:形容枯木无生机。
春共秋:春天和秋天,象征生命的轮回。
辟谷:道家修炼方法,不食五谷。
万户:泛指很多人家。
封留:封地,古代的土地赐予。
颇惩:深深警醒。
吾族骓:指祖先或家族中的优秀人才。
橘满洲:寓言种橘得利,比喻经营产业。
良资共理:良好的资质用于公正治理。
病夫:自谦之词,病弱之人。
副旁求:满足他人的额外要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和邓子及见贺韵》。诗人以虚舟和槁木为喻,表达自己超脱物外、不随世俗沉浮的生活态度。"虚舟不记坎和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像一叶轻舟,不被生活中的波涛所左右,忘却了世间起伏与变迁。"槁木何心春共秋"则进一步强调自己心境如枯木般无欲无求,不论春夏秋冬都保持淡然。

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颇为自豪,"一生甘辟谷",选择清贫简朴的生活,而对世俗的名利之事并不留恋。"万户苦封留"暗指他人追求权势富贵,与自己的选择形成对比。"颇惩吾族骓千里",诗人以骏马千里为戒,表明自己无意于仕途上的奔腾追逐。

"且学乡人橘满洲"借用橘树在故乡生长的典故,表达自己愿意像乡人那样,满足于平淡的生活,满载丰收的果实。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满足旁人的期待,只能以良知和理性来应对生活的各种需求。

整首诗体现了项安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自我反思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坚守。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邓子及冬至谢送笔墨韵

年华添线又浮灰,忽忽穷愁不易裁。

惟有病人知客意,故冲寒雪送诗材。

昔誇三窟今成缚,少倚千寻老作煤。

妙用反从穷里得,一阳端自剥中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平江府倪教授送行

拜辞初下九天来,乞得斑衣学老莱。

六月火云烘去艇,三山风露隔飞埃。

多情送我诗盈轴,何意辞君酒一杯。

后夜相思江雨黑,短檠寒焰锦囊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刘子野见贺韵

汗青久别如山历,头白重分似斗城。

静著易林师子贡,共评诗品得钟嵘。

忽惊蒙水新衔宠,恍忆巴山旧印荣。

翠幕红灯莫相问,风流何似十年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宋帅出示所送李大著诗(其二)

楼前人送四前旌,楼上诗添七字成。

蔽芾风中皆德意,黍苗雅里尽仁声。

请回南国条枚笔,归主中朝礼乐盟。

天下举安吾始乐,时哉王道正和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