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其八)柳浪闻莺

翠迷倦舞,红驻老妆,流莺怕与春别。

过了禁烟寒食,东风颤环铁。游人恨,柔带结。

更唤醒、羽喉宫舌。画桥远,不认绵蛮,晚棹空歇。

争似涌金楼,燕燕归来,钩转暮帘揭。

对语画梁消息,香泥砌花屑。昆明事,休更说。

费梦绕、建章宫阙。晓啼处,稳系金狨,双灯笼月。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翻译

绿色使疲倦的舞蹈更迷人,红色留住衰老的妆容,流莺害怕与春天告别。
过了清明和寒食节,东风吹动着铁环,带来凉意。游子心中满是遗憾,柔软的带子寄托思念。
更唤起、鸟儿的歌喉,歌唱远方。画桥上,再也辨不清鸟鸣声,傍晚的船桨空自停歇。
哪比得上涌金楼,燕子归巢,黄昏时分,帘幕被钩子轻轻提起。
在梁间呢喃的情话中,传来花朵的消息。昆明湖的往事,就不要再提了。
梦中萦绕的是建章宫的辉煌。清晨啼鸣之处,稳稳地挂着金色的猴形装饰,映照着双灯笼和明月。

注释

翠:绿色。
迷:使迷惑。
禁烟:清明节。
环铁:铁环,可能指风铃。
绵蛮:形容鸟鸣声。
涌金楼:地名,可能指宫殿或楼阁。
建章宫阙:古代宫殿。
金狨:金色的猴形装饰。
灯笼:照明工具。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宴会景象,通过对翠鸟、舞妓、红妆等意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宴会中的繁华与哀愁。"翠迷倦舞"表现出舞女在灯火阑珊中舞姿优美而略显疲惫;"红驻老妆"则透露出了年华渐逝、容颜不再的哀愁。而"流莺怕与春别"则是对即将离去的春光和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还通过"过了禁烟寒食,东风颤环铁"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游人恨,柔带结"则是对无法长久停驻的游子之情的描绘,而"更唤醒、羽喉宫舌"似乎是在提及宴会中的歌唱和饮酒。

画面继续展开,"画桥远,不认绵蛮,晚棹空歇"给人一种物是人非、宴席散去后的荒凉感。然而,"争似涌金楼,燕燕归来,钩转暮帘揭"却又带来了新一轮的生机和温暖。

最后,"对语画梁消息,香泥砌花屑"显示了宴会中的交流与欢乐,而"昆明事,休更说。费梦绕、建章宫阙"则是诗人对于往昔旧事的回味和沉淀。"晓啼处,稳系金狨,双灯笼月"这句,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雕琢,勾勒出了一场春夜宴会的繁华与哀愁,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其二)平湖秋月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西风暗剪绡织。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冰轮驾,天纬逼。

渐款引、素娥游历。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笑语又惊栖鹊,南飞傍林阒。孤山影,波共碧。

向此际、隐逋如识。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九)三潭印月

桂轮逼采,菱沼漾金,潜虬暗动鲛室。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年时事,还记忆。

对万顷,葑痕龟坼。旧游处,不认三潭,此际曾识。

今度涌金楼,素练萦窗,频照庾侯席。

自与影娥人约,移舟弄空碧。宵风悄,签漏滴。

早未许、睡魂相觅。有时恨,月被云妨,天也拚得。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一)两峰插云

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一)苏堤春晓

曙林带暝,晴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

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秋千架,闲晓索。

正露洗、绣鸳痕窄。费人省,隔夜浓欢,酲处先觉。

重过涌金楼,画舫红旌,催向段桥泊。

又怕晚天无准,东风妒芳约。垂杨岸,今胜昨。

水院近、占先春酌。恁时候,不道归来,香断灯落。

形式: 词牌: 应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