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信叔洛阳人往佐长安省幕

洛阳中州中,长安中州雄。

大山巨泽九土镇,三光五岳淑景通。

君居洛南雅是温石辈,今佐大幕全护咸秦冲。

高怀颇堪陪坐啸,逸气直上干青空。

筹帷暇日频访古,溪山好处须从容。

秦宫汉苑久已成陈迹,寒烟茂树倏忽迷西东。

车邻激壮满汧渭,周雅博大基镐丰。

请君收取入笔砚,可以陶写诗书胸。

由秦而西是为入蜀道,乘兴一登岷峨矗天峰。

我家正住岷峨下,定有乡人故老诹衰踪。

为言仗节瀛海上,齿发衰谢气如虹。

形式: 古风

翻译

洛阳作为中州的中心,长安则是中州的雄伟心脏。
高山大湖守护着九州大地,日月星辰与五岳美景相通。
您居住在洛南,如同温润的石头般优雅,如今辅佐朝廷,保卫着秦地的要冲。
您的高尚情怀足以伴随豪放的啸歌,志向高远直冲云霄。
在忙碌的军务之余,您常游历古迹,欣赏溪山美景,从容不迫。
秦宫汉苑已成为过往,只有寒烟茂树在西东间忽隐忽现。
驾车经过汧渭之地,感受到历史的壮丽,周朝的博大源自镐丰的根基。
请您将这些景色收入笔墨,它们能激发诗书创作的灵感。
从秦地西行,便是进入蜀道,兴致勃勃地攀登岷峨的天峰。
我家就在岷峨脚下,定能找到家乡的老者,了解那里的变迁。
他们会说起您持节守信于海上的事迹,尽管年事已高,精神依旧如虹。

注释

洛南:洛阳南部。
雅是温石:比喻人的优雅像温润的石头。
大幕:朝廷。
秦冲:秦地的重要位置。
啸:长啸,抒发情感。
干青空:直冲云霄。
访古:游历古迹。
秦宫汉苑:古代皇家宫殿。
周雅:指周朝的文化和礼乐。
博大基镐丰:指周朝的宏大根基源于镐丰。
仗节:持节,坚守职责。
气如虹:形容精神饱满,气势如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和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两大都城,各自独特的风貌和地位。首句以洛阳的文雅与长安的雄浑相对比,接着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以及主人公朱信叔在洛南的温文尔雅和在省幕中的重要职责。诗人鼓励朱信叔回忆历史遗迹,欣赏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秦地文化的敬仰,认为这些都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诗中提到秦宫汉苑的历史沧桑,暗示时间的流转,而汧渭激流则象征着秦地的活力。诗人邀请朱信叔回忆并记录这些历史与自然的瑰宝,以便于诗歌创作。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对故乡的思念,祝愿朱信叔在蜀道之行中能重拾青春气息,即使年事已高,精神依旧如虹。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期许,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沛题旅壁

单吕早识隆准公,择婿能得人中龙。

云何托女不托宗,欢娱未了万事空。

沛人犹言令善相,善相如此术亦穷。

高皇先识万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

孽女近在目睫间,滥觞不戒使滔天。

向非遗后馀此二三老,安知北军袒右与袒左。

嗟哉涂山启夏任启周,女德王功相匹休。

令名堂堂照千古,不似沛中吕氏女。

形式: 古风

伯成尝受学于河朔前辈鹤鸣翁其学亦宗濂洛赠以诗勉其自拔于流俗

南方共宗鹤山老,北方亦有鹤鸣翁。

鹤山道脉接濂洛,鹤鸣之派应与鹤山同。

九皋清闻犹历耳,谁谓九原不可起。

诜诜高弟今几人,衣钵传来二三子。

遗书定知满筐箱,夜光炜煜照行李。

在阴有鸣须有和,乘轩可贵未可喜。

君不见辽东仙子丁令威,向神清而上刷羽仪。

万人拭目看孤飞,凫鹥纷纷那能随。

形式: 古风

牡丹坪诗

洛花古来称第一,金为之相玉为质。

画堂深处养根荄,丽日光中见颜色。

人力栽培傥未周,本然之天从而失。

我家大峨峰顶牡丹坪,傲雪凌霜知几春。

冬深突兀层崖上,春来烂漫红云生。

相传皇人炼丹处,帝敕六丁为守护。

天葩只合奉天人,那许移根到下处。

吁嗟皇人长与花为主,世上红紫纷纷何足数。

形式: 古风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书黄庭来会作上元歌

市人欢呼赏元夕,羁人掩关玩周易。

易中具足光明灯,一灯散作千百亿。

粤从上元甲子到于今,经几上元此灯炯炯如一日。

静思此理发长啸,短檠孤坐看虚碧。

广文先生乃我义理朋,从我求观无尽灯。

我灯无尽易无尽,五行阴阳太极惟一心。

东邻有客好奇逸,袖出异书光芒与我易相射。

平生但识羲孔元之元,不省虚皇大道玄中玄。

我欲与君互酬答,各妙其妙勿以言语传。

会得易中极玄中玄,与子日日张灯作上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