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坪诗

洛花古来称第一,金为之相玉为质。

画堂深处养根荄,丽日光中见颜色。

人力栽培傥未周,本然之天从而失。

我家大峨峰顶牡丹坪,傲雪凌霜知几春。

冬深突兀层崖上,春来烂漫红云生。

相传皇人炼丹处,帝敕六丁为守护。

天葩只合奉天人,那许移根到下处。

吁嗟皇人长与花为主,世上红紫纷纷何足数。

形式: 古风

翻译

洛花自古以来被誉为第一,以金为装饰,以玉为质地。
在华丽的厅堂深处,它扎根生长,灿烂阳光下显露出美丽的色彩。
若是人工培育不够周全,它的自然天性就会丧失。
我家的大峨山峰顶有片牡丹园,它傲雪凌霜,经历了多少个春天。
冬天,它挺立在陡峭的崖壁上;春天,繁花似锦,如红云般绚烂。
传说那是皇帝炼丹的地方,帝命六丁神将守护。
天之奇葩只应供奉天子,怎能允许移到凡间。
唉,皇帝长久以来与花共主,世间万紫千红又算得了什么。

注释

洛花:古代对洛阳牡丹的美称。
金为之相:以金装饰,形容其华贵。
玉为质:以玉为质地,比喻其纯洁。
养根荄:扎根生长。
丽日:明亮的太阳。
本然之天:自然天性。
牡丹坪:牡丹生长的地方。
傲雪凌霜:形容牡丹耐寒。
皇人: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星宿神将。
天葩:天上的花朵,指牡丹。
移根:移植到别处。
红紫纷纷:形容花色繁多。

鉴赏

这首宋诗《牡丹坪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他以洛花为引,赞美了自家大峨峰顶牡丹的独特风姿。诗中首先将洛花的高贵品质与金玉相比,强调牡丹的天生丽质。接着描述牡丹在画堂深处精心培育,即使在阳光照耀下也展现出绚丽色彩。然而,诗人认为如果人工呵护不够周全,牡丹的自然天性可能会受损。

诗人进一步讲述自家牡丹的傲骨,即使在寒冬也能在高崖上独放,春天来临则如红云般灿烂。牡丹的生长之地被赋予神话色彩,传说为古代皇帝炼丹之处,受到天神六丁的守护,象征其尊贵地位。诗人强调,这样的天葩只应供奉天人,不应随意移植。

最后,诗人感叹皇权与花的特殊关系,世间其他花卉的繁华在他看来都不足挂齿,表达了对牡丹独特地位的崇敬和对其生长环境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寓言性强,展现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书黄庭来会作上元歌

市人欢呼赏元夕,羁人掩关玩周易。

易中具足光明灯,一灯散作千百亿。

粤从上元甲子到于今,经几上元此灯炯炯如一日。

静思此理发长啸,短檠孤坐看虚碧。

广文先生乃我义理朋,从我求观无尽灯。

我灯无尽易无尽,五行阴阳太极惟一心。

东邻有客好奇逸,袖出异书光芒与我易相射。

平生但识羲孔元之元,不省虚皇大道玄中玄。

我欲与君互酬答,各妙其妙勿以言语传。

会得易中极玄中玄,与子日日张灯作上元。

形式: 古风

陈子新前后十年叶赞府寮修明学政讲堂成以诗美之

子产存郑校,僖公修泮宫。

彼皆在其位,夫岂难为功。

是邦学政久坠地,过者千百但吁忾。

有美君子逢掖生,无位乃能行其志。

手披荆榛植栋宇,春秋祠事乃有所。

衮章巍巍耀城阙,黉舍煌煌列笾俎。

尔来几及一星周,欲绪前功谁与主。

治中别驾我辈人,惟君复能赞其成。

大厦聿新来众隽,讲席备设招诸生。

众人所迂君所急,胸次抱负谁能识。

后先几年惟一心,兴颓举废多其力。

我来是邦知君久,负荷万钧绰其有。

更从兴学知君深,少觇用世经纶手。

君不见新甫之柏徂徕松,可栋可楹皆在雪霜后。

愿培远业待时需,令名与学千载垂不朽。

形式: 古风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其一)

满城和气在春台,玉漏沉沉铁锁开。

明月谁知千里共,华灯同照万人来。

市桥渐涨丰容柳,江路犹残的皪梅。

欲与先生拚醉赏,未须归去隐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保定士人以所藏太白像见示笔意甚奇为题此李去非好吟太白之裔欤书一本送之

晨兴有客访我来,光采燄燄出屋上。

衔袖疑有希世珍,徐而出之岸然长庚相。

高标直欲干青冥,逸气可以走象罔。

传来定非凡俗工,应有高人得之自梦想。

愿君宝藏勿轻畀,瓣芗朝夕勤向仰。

可以长君胸次之瑰奇,可以助君诗情之豪畅。

傥来万事付浮云,眼中随地得真赏。

他年若遇天台坐忘真,便应骖鸾御鹤朝神清,一洗人间千劫尘中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