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

噫吁戏危哉,老人是百千万劫之馀灰。

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

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

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

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

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

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

老人兮老人,尔既赤手今且回。

生守官园喂官马,死作泥土填官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老人行》由明代诗人释函可创作,描绘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诗中开篇以“噫吁戏危哉”起笔,营造出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氛围,紧接着描述老人的身份背景:“老人是百千万劫之馀灰”,暗示老人经历了无数劫难,生命已近尽头。接着,诗人通过“问其生时朝代不敢说,但云少壮尚无为”两句,揭示了老人不愿提及过往的时代背景,可能是因为那段历史充满了动荡与苦难。

“眼看富贵贫贱流,三番两番肉作堆”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的复杂,老人见证了世间的变迁,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在不同人之间流转。接下来,“儿孙丧尽亲戚死,剩此零星乾枯骸”则表达了老人孤独与衰老的境遇,亲人相继离世,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

“纷纷眇者扶跛者,跛者扶眇者,面凹骨削背复鲐”几句,通过描绘老人周围人的状态,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艰难与痛苦。这些词语形象地刻画了老人及其周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他们相互扶持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

“离城十里,五日乃至,登阶一尺如天台”描绘了老人出行的困难与艰辛,即使只是简单的上下台阶,也如同攀登天台般不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老人生活的不易。

“敢希鸠杖与麋粥,但愿脱籍归蒿莱”表达了老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回归自然的渴望。然而,“堂上赫怒声如雷,叩头出血谁汝哀”一句,揭示了老人面对社会不公时的无助与悲哀,即使他愿意接受简朴的生活,也无法逃脱社会的压迫。

最后,“昔日汉家天子威,海宇父老子弟还相聚。酒酣歌罢帝亲语,丰沛世世无所与”通过回忆往昔的辉煌,反衬出当前的落魄与孤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王孙

哀草无根疾风吹,王孙不归辱涂泥。

头白老妻无完衣,鸳鸯到死犹双飞。

自言有子长须髭,垂暮泣血生别离。

今我若此子乌知,骨肉冻折命如丝。

左手执瓢右枯枝,此即二人送老儿。

形式: 古风

大僧行

大僧结束何新鲜,锦裁窄袖黑貂缘。

出门三礼释尊前,翻身上马挥金鞭。

玉作刀头绒作鞯,疾如飞鸟轻如烟。

自言五上长安道,目视汉官如虱蚤。

归来依旧守空门,独立皂边添马草。

形式: 古风

偪仄行

偪仄复偪仄,大地不容膝。

乌飞翼折高踰尺,冈上梧桐化作棘,薜荔昼呼何时息。

形式: 古风

赠戴三

孝子大痴人,不随白马随黄尘。

白马有时死,黄尘无日清。

夜寒看鹿栅,朝出采鬼薪。

不识大风与大雪,朝朝暮暮海之滨。

胸怀裂尽面颜笑,但愿爷娘温且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