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权府三害图

长桥之蛟,南山之虎。在彼州曲,父老所苦。

岂独若此,亦有周处。周乃慨然,耻闻斯语。

薄险投深,踊跃健武。尔蛟既除,尔虎既去。

周乃自励,履规蹈矩。卒以将种,效忠典午。

按剑平西,贞节克举。瑕以瑜掩,过以功补。

身虽云亡,名播千古。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萧权府三害图》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创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诗中以“长桥之蛟,南山之虎”开篇,形象地比喻了地方上的恶霸或祸害,给百姓带来了痛苦与困扰。接着,“在彼州曲,父老所苦”,点明这些祸害存在于州县的角落,让父老乡亲深受其害。随后,诗中引入“岂独若此,亦有周处”,通过类比,将地方恶霸与历史上著名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相联系,暗示了主人公周处最终能够去除祸害,为民除害的决心与行动。

“周乃慨然,耻闻斯语”,表现了周处面对父老们的疾苦,内心激愤,决心改变现状。他选择“薄险投深,踊跃健武”,即深入险境,勇敢地与恶势力斗争,展现了他的勇猛与智慧。经过努力,“尔蛟既除,尔虎既去”,恶霸被清除,百姓得以安宁。

接下来,“周乃自励,履规蹈矩”,意味着周处不仅除去了恶霸,还严格要求自己,遵循规矩,成为了一个道德楷模。他最终“卒以将种,效忠典午”,即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国家效力,维护了正义与和平。诗中“按剑平西,贞节克举”描述了他在边疆的英勇事迹,以及坚守节操的精神。

最后,“瑕以瑜掩,过以功补”,表明周处虽然有过失,但他的功绩足以掩盖过失,体现了对人物的宽容与肯定。而“身虽云亡,名播千古”则表达了对周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永恒纪念,即使他已离世,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流传于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不仅赞扬了周处除恶扬善的英雄事迹,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止姚亚之刲羊

养生之鞭,陇种之苗。欲鲁去朔,在齐闻韶。

咄嗟老饕,腹如瓠枵。踏破菜园,合吃藤条。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

焦天禄野叟听音图

梨园弟子,天宝之后。谁其知音,百岁遗叟。

曲终怅然,泪迸林薮。时清眼明,万事缄口。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

唐叔王韦生卧虎图

梁鸯之养,或失其时。曹公之肉,不救其饥。

羊质而皮,狐假而威。谁能于此,辩是与非。

形式: 四言诗

学中史正之会客

有怀伊人,在泮饮酒。我客戾止,其尝旨否。

未见君子,我心孔疚。惠然肯来,小大稽首。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