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杨文昭主簿寄诗杨之父绍兴间倅建康不屈于兀朮而死

乃翁詈贼气如虹,千载衣冠起懦庸。

双庙已应同卞壸,佳儿今喜见甄逢。

传邮赠我凌云句,断简知君学古胸。

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你的父亲痛骂敌人气势如虹,千年来的文人士大夫都因懦弱而平庸。
双庙祭祀之事已与卞壸相同,如今你的优秀儿子有幸被赏识。
你通过书信赠送我这些高远的诗句,从残破的简书中看出你深厚的古学修养。
忠诚和孝道都能兼得,需要努力去实现,功业显赫何必羡慕侯爵的封赏。

注释

乃翁:你的父亲。
詈:痛骂。
贼:敌人。
气如虹:气势如虹。
千载:千年。
衣冠:文人士大夫。
懦庸:懦弱平庸。
双庙:祭祀先贤的场所。
卞壸:历史上的贤臣。
甄逢:被赏识。
传邮:书信传递。
凌云句:高远的诗句。
断简:残破的简书。
学古胸:深厚的古学修养。
忠孝:忠诚和孝道。
力勉:努力实现。
策勋:建立功业。
宁复:何必再。
侯封:侯爵的封赏。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栻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杨之父绍兴间倅建康不屈节操、壮烈牺牲的深切悼念和赞美。全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在抒发胸臆、传达情感上的独特魅力。

“乃翁詈贼气如虹”一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建康不畏强权、抗争到底的情形,彰显了他坚定的正义与勇敢。"千载衣冠起懦庸"则是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意味着他的高尚品德和英勇气节将流传千古。

“双庙已应同卞壸”和“佳儿今喜见甄逢”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建康遗族的关怀与祝福之情。通过对其后代的美好祝愿,诗人传达了对逝者的不舍昼夜之情。

"传邮赠我凌云句"和“断简知君学古胸”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建康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于建康学问深厚的赞赏。这里的“凌云句”指的是建康的高远志向与文学才能,而“学古胸”则是对其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守传统的肯定。

最后,“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两句,是诗人对于建康忠诚孝悌品格的高度评价,并且表达了即便是在困难险恶的情况下,也要不断努力、坚守节操,不必羡慕那些权势富贵之人的观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故人的一种缅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追求。它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忠义两全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的崇高品质。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赋石廪峰

岿然高廪倚晴天,独得佳名自古传。

多谢山中出云气,人间长与作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赋周畏知寓斋

知君随寓即能安,久矣家山咏考槃。

幕府漫游从鬓秃,竹窗寄傲有书观。

此身讵可忘三省,世路何妨阅万端。

俯仰周旋皆实理,未应祇向寓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赋遗经阁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

邀予为著语,会意讵可忘。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道旁见穫者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