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招二首(其一)

万花暝。疏帘又荡湘烟,半堕蟾影。玉钗敲夜静。

烛晕碎红,兰焰孤炯。香鬟怕整。恁独自、凄凉鸾镜。

不怕伤春成病。但屈指未归人,莫高楼闲凭。谁省。

黛螺怨凝。冰奁麝减,绣户侵菭径。

五更风暗打,一角纹纱,吹开鸳帧。鹃啼梦醒。

尽几许、离愁催迸。那是璚壶漏永。

泪珠点滴齐飘,霜华冷。

形式: 词牌: 角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万花暝"三字点明了时间背景为夜晚,"疏帘又荡湘烟,半堕蟾影"描绘出轻烟缭绕、月影半隐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玉钗敲夜静”一句,以玉钗轻轻敲击的声音反衬出夜晚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烛晕碎红,兰焰孤炯”则通过烛光的摇曳和兰花火焰的孤单,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寻求一丝温暖的渴望。

“香鬟怕整”一句,通过主人公小心翼翼地整理发髻的动作,暗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敏感。“独自、凄凉鸾镜”,更是直接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孤独时的自我审视与内心的凄凉感。

“不怕伤春成病。但屈指未归人,莫高楼闲凭。”这一段文字,一方面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她对远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她虽然害怕春天的到来会引发自己的伤感,却仍然忍不住数着日子,期盼着爱人的归来,不愿独自站在高楼上眺望。

“谁省。黛螺怨凝。冰奁麝减,绣户侵菭径。”这一部分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黛螺怨凝"形容了主人公眉间的愁绪如同凝固的黛色,"冰奁麝减"则暗示了她内心的香气逐渐消散,"绣户侵菭径"则描绘了她所在的房间被荒草覆盖,象征着她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五更风暗打,一角纹纱,吹开鸳帧。鹃啼梦醒。尽几许、离愁催迸。那是璚壶漏永。泪珠点滴齐飘,霜华冷。”这一系列的描写,将主人公的思绪推向高潮。五更时分,风雨交加,梦中的鸳鸯被打破,现实的孤独与离愁让她无法入眠。泪水如雨滴般落下,伴随着寒冷的霜华,象征着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的孤独、思念与哀愁,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角招二首(其二)

劝人瘦。秋来也、病腰可似疏柳。翠蛾描冷岫。

几点黛愁,楼上纤手。芳华谢久。漫种得、山中兰亩。

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空有。

画罗舞袖。银屏梦觉,临镜妆谁秀。凤钗欹枕溜。

未了青春,伤心时候。衫痕检旧。怕不是、天涯中酒。

那日清歌罢奏。最堪惜、月明前,花飞后。

形式: 词牌: 角招

唐多令二首(其一)

索性不思量。将愁掷酒乡。怪今宵、酒也凄凉。

道是凄凉缘中酒,酒又醒,五更长。莫是怯思量。

教愁来梦乡。笑今宵、梦也荒唐。

算作荒唐寻好梦,怕不是,那人妆。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唐多令二首(其二)

独抱一弦琴。清风来竹林。但空山、谁与知音。

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仙梦鬲遥岑。

芳蕤何处寻。听绵蛮、还感微禽。

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声声慢五首(其一)

牵萝人瘦,倚竹天寒,故山丛桂谁留。

赁庑依然,婿乡小隐风流。

菱花倩描冷黛,上眉痕、总带些愁。

愁细问、怕玉梅开矣,犹滞归舟。

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

天际蘋鸿,而今也学莲鸥。

瑶琴听伊弹罢,醉金尊、我拂吴钩。

同证取,看五湖烟水,片席高秋。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