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吉甫相公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

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

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

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朝廷上下共同庆贺遇到像殷朝那样的盛世,天空无云,日月显得格外明亮真实。
黄金鼎中调和出的美食象征着天子的膳食之美,神仙居住的瑶池中沐浴后,天子赐予新的衣裳。
黄河与长江两岸的土地得到开拓,山川得以正名,四海之内停息了战事,显示出自然造化的仁德。
我曾在山东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而今窦宪这样的贤臣正受到重用。

注释

圣朝:指当时的朝廷,用以赞美,。
齐贺:共同庆祝。
逢殷:比喻遇到了像商朝末年那样繁荣的时期。
霄汉:高空,这里指天空。
无云:晴朗无云,比喻政治清明。
金鼎:古代皇室使用的贵重器皿,这里代指皇家。
调和:烹饪、调配。
天膳:皇帝的膳食。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喻指仙境。
赐衣新:赐予新衣,表示恩宠。
两河:泛指中原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黄河与长江。
开地:开拓疆土。
山川正:山河得到治理,秩序井然。
四海:四方,泛指全中国。
休兵:停止战争。
造化仁:大自然的造化显现出仁慈。
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非现代行政区划。
散吏:小官,职位低微的官员。
窦宪:东汉时期的人物,此处在诗中作为贤臣的代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其中“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两句表达了对当今圣明皇帝统治下的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则形象地描绘出皇帝恩泽如春雨般普降,国泰民安的景象。

“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军事上的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天下太平。最后,“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则表明作者对当朝贤能之臣的赞赏,暗示着朝政得人,国是所托。

王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时代。这不仅是一首政治颂歌,更是一幅诗意盎然的社会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上李益庶子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杜元颖相公

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

承恩不许离床谢,密诏常教倚案书。

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

闲曹散吏无相识,犹记荆州拜谒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上崔相公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

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

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

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裴度舍人

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

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