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公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

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

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

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枯萎的桂树和衰败的兰花又经历了一春,唯有凭借德行来确定君臣的关系。
圣明的恩泽施行政策让山川都得到了滋润,如同绘制天文图般展现出崭新的气象。
打开门阁再次审视那预示吉祥的历书,直接提名那些隐居山林的贤士。
应该怜悯年老多病而没有知心朋友的人,自从离别溪水边,满头已沾满风尘。

注释

枯桂:干枯的桂花树。
衰兰:凋谢的兰花。
一遍春:又一个春天。
道德:德行与道义。
君臣:君主与臣子。
施行:实施。
圣泽:帝王的恩泽。
山川润:山河得到滋养。
天文:天体现象,这里比喻国家秩序。
彩色新:呈现出新的景象。
开阁:打开门阁,比喻开始考虑或审视。
覆看:重新查看。
祥瑞历:预示吉祥的历书。
封名:赐予名号或提拔。
薜萝人:指隐居山林的高士。
应怜:应当怜悯。
老病:年老且多病。
知己:了解、理解自己的朋友。
自别:自从离别。
溪中:溪水边,代指隐居之地。
满鬓尘:形容年岁已高,风尘仆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归隐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道德修养的赞美。开篇“枯桂衰兰一遍春”用以ered wisteria和残桂比喻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唯将道德定君臣”则揭示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将其作为立身处世之本。

接着,“施行圣泽山川润”写出了诗人希望德泽广布,如同春雨滋润大地,深入民心。“图画天文彩色新”则是说诗人想要将自然界的美景和天象的壮丽描绘下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中间两句“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在安静的书房中研究历史,寻找吉祥之物,并通过文学成就来留名后世,成为人们敬仰的人物。

最后,“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则是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迈多病,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受,以及他选择隐居山林,以此来逃避世俗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幽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上裴度舍人

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

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中惜花

忽看花渐稀,罪过酒醒时。

寻觅风来处,惊张夜落时。

游丝缠故蕊,宿夜守空枝。

开取当轩地,年年树底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居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

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

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