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仪下第东归

君住武夷乡,思归便促装。

溪鳞丝缕细,园茗露牙香。

雷火悲三上,金钱困一囊。

长缨尘土满,会待濯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你居住在武夷山乡,思念归乡就急忙整理行装。
溪水中的鱼儿游动如丝缕般细腻,园中的茶芽散发着清新的露水香气。
雷电之火仿佛三次降临,你的财富却只装满了一个小囊。
长久以来,你满身尘土,期待着能洗净心灵,回归自然。

注释

君:你。
住:居住。
武夷乡:武夷山乡。
思:思念。
归:归乡。
便:就。
促:急忙。
装:整理行装。
溪鳞:溪水中的鱼。
丝缕:如丝线般。
园茗:园中的茶叶。
露牙香:露水般的清香。
雷火:雷电之火。
悲:仿佛悲伤。
三上:三次降临。
金钱:财富。
困:装满。
一囊:一个小袋子。
长缨:长久的羁绊。
尘土:尘埃。
满:充满。
会待:期待着。
濯:洗涤。
沧浪:形容清澈的江水,这里指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归途中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君住武夷乡,思归便促装"表明诗人居住在武夷山地区,但他的心早已飞向了遥远的家乡,急切地准备着归程。

"溪鳞丝缕细,园茗露牙香"中的“溪鳞”指小溪中的鱼,形容溪水清澈见底;“丝缕细”则描绘出溪中游动的鱼儿纤细如同丝线。接着,“园茗”意指庭院里的茶树,而“露牙香”则是说茶叶沾着露珠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雷火悲三上,金钱困一囊"中,“雷火”指的是雷声和火光,这里可能暗示了天气变化或是自然灾害。"悲三上"则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渴望之情,似乎连自然界也为他的离愁所感染。接着“金钱困一囊”形容的是经济拮据,只能将有限的金钱装在一个小囊中,显示了诗人归途中的贫困窘境。

"长缨尘土满,会待濯沧浪"则是说马缰上满是尘土,表明旅途之艰辛。"会待濯沧浪"中的“濯”字有洗涤之意,“沧浪”指的是波涛汹涌的水流,这里可能是诗人期待着能够乘船顺流而下,以便捷地归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归乡之路的急切与不易,以及在途中的种种感受。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表弟廷评章得象知信州玉山县

怀玉烟霞接武夷,我思祖德涕沾衣。

县斋制锦留遗爱,庭树藏镮长旧围。

彭泽公田今已废,辽东邑子半应非。

津亭送别空搔首,籍在金门未得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信道人归西京

寝邱遗业废多年,衣裓空藏命说篇。

北阙上书陈祖德,上林结社会时贤。

风尘不肯留京邑,龙象重归启梵筵。

闻有道安虽未识,定应谈论已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朝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威上人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遍西方贝叶书。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