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汤阴岳忠武庙

十二金牌,天下事、不堪问矣。

竟销尽、江山半壁,西湖锅里。

名父子全忠孝去,小朝廷要英雄死。

叹从今寡妇与孤儿,无生理。朱仙镇,公营垒。

汤阴道,公乡里。有精忠祠庙,足光桑梓。

白雁一声天水碧,黄龙余恨燕云紫。

待招他豪杰两河魂,归来只。

形式: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二·汤阴岳忠武庙》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对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敬仰与感慨之作。词中以“十二金牌”暗指宋高宗赵构急于求和,召回岳飞,导致抗金大业受阻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昏庸和岳飞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

“江山半壁,西湖锅里”形象地描绘了南宋半壁江山沦丧,国势衰微的惨状。“名父子全忠孝去,小朝廷要英雄死”则直接批评了统治者的无情和对岳飞的迫害,暗示了岳飞的忠诚与悲剧命运。

“寡妇与孤儿,无生理”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尤其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朱仙镇,公营垒;汤阴道,公乡里”点出岳飞的故乡和战斗之地,表达对其家乡的怀念和对他的崇敬。“精忠祠庙,足光桑梓”赞美了岳飞在家乡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纪念。

“白雁一声天水碧,黄龙余恨燕云紫”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词人对岳飞未能收复失地的遗憾,以及对北方领土的怀念。“待招他豪杰两河魂,归来只”最后表达了词人期待岳飞英灵能激励后人,重振河山的愿望。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岳飞事迹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词人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

晓风残月,叹天涯、到处销魂倦矣。

说到南云亲舍远,悔向长安负米。

万里题诗,十年磨剑,命也该如此。

儒衣僧帽,是侬前世行李。

多少战垒黄尘,离宫碧瓦,雨打风吹起。

一带中原禁不得,过客几回悲喜。

土锉呼镫,沙坊问酒,且醉为佳耳。

高楼横笛,满天霜气如水。

形式:

秋思耗.得湘中故人书,用耒边词得秋锦书韵

估艇南浮客。望剪波小燕,雨平潮息。

深竹贮灯,浅花停磬,帘卷蜻翼。

正飞月山楼,万层秋绿裹瘴国。寄远愁,沧水驿。

怎蜑地开封,鱼天落款,只著一些材影,者边先黑。

悽恻。湘春久隔。说冷枫依旧红积。

艳才无益,惯将飘泊,偿他赋笔。

让钓侣青篷,楚江龙笛吹裂石。

荻雪色,应更白,问甚日归来,诛茅宋玉故宅,做个词人值得。

形式:

解佩令.寄张荫庐广榕,用竹垞韵

听莺斜巷,试骢软陌,到花前半晌东风尽。

烟月昏黄,画一带欢场离恨。个中人可怜双鬓。

蛮斋春睡,香湖秋泛,引吟魂梦禅天近。

写怨抽恩,莫轻为寻常脂粉。是君家玉田身分。

形式:

多丽.忆湘

梦游仙。被秋尾到湘边。

怎荒波卷将古碧,重来万感依然。

向君山夜凉吹笛,记臣里春暖寻钿。

柔绿随篙,静红驻几,倩花扶影上渔船。

再相见浣纱溪女,已是断魂钿。

江亭外,晚风高树,换了鸣蝉。

待何时煮莼烧竹,倚篷浅醉深眠。

吐骊胎一双儿月,评鲈价三五人烟。

鱼浪蘋吹,雁沙苔映,真从镜里度流年。

颤数点水窗灯火,闲把楚骚笺。

侬愿守黄陵祠庙,青草湖田。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