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托。"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表明诗人已经远离尘世,过上了简朴自然的生活,竹杖和纱巾成为了他隐居时的伴侣,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与世隔绝的情怀。"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则写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即便是偶尔遇到寺庙而住下,或是在夕阳下漫步江边,也都是无拘无束的享受。

接下来两句"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借用历史上的隐逸之人——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和南朝宋的庾信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陶渊明在桃花源中观赏花开,而庾信则在高楼之上对月沉思,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强调了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相通,共享一份超脱世俗的雅致。

最后两句"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怀念和对统治者权威的认可。诗中提到的“献书”,即是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情感,而这份情意跨越了万里的距离,显露出诗人对远方朋友深厚的情谊;而"君王深在九重城"则是在强调统治者的权威与尊严,这里可能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借古人之口以及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45)

崔峒(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 字:号皆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

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

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

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

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

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上书怀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

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

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